[实用新型]一种带行车记录和车内监控的内后视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3469.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段拥政;邢秀鹏;黄锦昌;林益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R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后视镜 摄像头模块 线束 后视镜 车内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 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 后盖 支撑杆 车内 整车 监控 后视镜壳体 摄像头安装 电气连接 视角问题 影响整车 整车电气 简洁性 壳体 前盖 美观 体内 视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行车记录和车内监控的内后视镜结构,包括内后视镜壳体和线束,在壳体内设置有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和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模块;线束的一端通过内后视镜后盖上设置的内后视镜支撑杆与整车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后视镜壳体的内后视镜后盖和内后视镜前盖设置的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和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模块,并通过后视镜支撑杆布置线束与整车实现电气连接,对整车以内后视镜为中心,形成360度的监控,解决了摄像头安装和视角问题,同时对驾驶员视角不产生额外影响,也不会影响整车的美观和简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带行车记录和车内监控的内后视镜结构。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收集仪器,可以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避免碰瓷行为,同时也可以用作自驾旅行视频记录,但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会占用部分空间,让车辆布置显得繁杂,影响驾驶员视野,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行驶安全。
车内监控系统作为车辆内部环境影音的记录、人员辨认和状态识别的仪器,与行车记录仪一起形成以前挡风玻璃为中心的360度环视系统,有效的对整个驾乘过程进行内外无死角的监控,与行车记录仪的安装相同,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同样面临视角适合和布置不影响视野的矛盾。
而前挡风玻璃位置作为驾驶员观察行车环境的最关键窗口,理论上应该尽量广阔,并且不存在任何可以遮挡视线的物体,否则就会行成盲区影响行驶安全。但作为监控系统核心部件的摄像头,同样在前挡玻璃上需要占据位置进行观测,人员视场与仪器视场形成了矛盾和争夺问题。且前挡风玻璃上过多摄像头的存在,也影响整车风格的简洁化,并且增加了总装的生产安装工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行车记录和车内监控的内后视镜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行车记录和车内监控的内后视镜结构,包括内后视镜壳体和线束,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和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模块;所述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的行车记录仪摄像头镜头通过第一摄像头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后视镜壳体的内后视镜后盖上,所述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模块的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通过第二摄像头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后视镜壳体的内后视镜前盖上;所述线束的一端通过所述内后视镜后盖上设置的内后视镜支撑杆与整车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内后视镜前盖的下边框下方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摄像头支架中间设置的第二轴孔中。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模块还包括第二PCBA板和第二连接器,所述车内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支架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摄像头支架和第二连接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PCBA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线束的另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后视镜支撑杆一侧的内后视镜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的行车记录仪摄像头镜头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行车记录仪摄像头镜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摄像头支架中间设置的第一轴孔中。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还包括第一PCBA板和第一连接器,所述行车记录仪摄像头镜头与所述第一摄像头支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摄像头支架和第一连接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PCBA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线束的另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后视镜支撑杆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内后视镜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内后视镜后盖外壁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车记录仪摄像头模块安装在所述内后视镜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3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后视镜系统及智能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随车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