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6458.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3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泉;豆庆河;裴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02 | 分类号: | C03B18/02;C03B18/16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571924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硫 浮法玻璃生产 冷却水包 锡槽出口 固定支架 喷吹设备 喷吹管 本实用新型 支撑 玻璃板 二氧化硫混合气体 二氧化硫气体 高度调节机构 安全隐患 玻璃表面 玻璃生产 过渡辊道 保护层 下表面 辊道 逸散 冷却 平行 钢材 玻璃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法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提出的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具有设置在玻璃板下表面的二氧化硫喷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硫喷吹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以对其进行支撑并冷却的冷却水包;所述的冷却水包平行于所述的二氧化硫喷吹管设置;所述冷却水包由固定支架支撑;所述的固定支架为设置在冷却水包两端的两个;所述的固定支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支撑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确保通入的二氧化硫混合气体能在辊道和玻璃表面形成保护层,尽可能减少逸散二氧化硫气体,保护锡槽出口工况和过渡辊道下部钢材,提高玻璃质量,节约成本,降低玻璃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法玻璃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浮法玻璃生产中过渡辊道和退火窑辊道是生产工序中重要的设备,过渡辊道和退火窑辊道表面污染物产生的外观缺陷直接影响高品质玻璃质量;锡槽出口的锡和锡灰在出口高温酸性环境下易形成锡的化合物通过玻璃板带运行粘附到辊道表面,影响玻璃质量及辊道的使用寿命;而在退火窑前端通入二氧化硫,可在钢辊和玻璃下表面形成一层硫酸钠的润滑层,减少辊道划伤等外观缺陷的产生;传统二氧化硫通入方式为使用单根5米或3米长直径为DN20的304不锈钢管,以15mm间距打孔,二氧化硫通过小孔喷至辊道表面;这种通入方式弊端在于:钢管在温度600℃左右,因自身重力影响,管道前端距离辊道及玻璃板距离会越来越远,通入的二氧化硫无法有效均匀的附着在玻璃下表面,达不到二氧化硫喷吹的效果;而盲目增大二氧化硫的使用量易在辊道上产生其他硫化物影响板面质量,同时,加剧了钢材侵蚀钢材,影响其使用寿命。
不正当的二氧化硫使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逸散的二氧化硫对锡槽出口锡液产生污染,对退火窑辊道钢材的侵蚀也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逸散的二氧化硫会对锡槽出口锡液产生污染,形成硫化锡,易形成玻璃下表面缺陷;过渡辊道底座的循环水管路受到逸散的二氧化硫侵蚀,产生漏水点,易在玻璃板下表面产生水蒸气,不仅污染锡槽出口,导致玻璃板沾锡,还会在生产薄片玻璃时导致玻璃板在锡槽出口炸裂发生断板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使其能解决二氧化硫通入部位不均衡,易产生逸散,浪费成本,对锡槽出口及过渡辊台产生污染的现状。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所述的二氧化硫喷吹装置具有设置在玻璃板下表面的二氧化硫喷吹管;所述二氧化硫喷吹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以对其进行支撑并冷却的冷却水包;所述的冷却水包平行于所述的二氧化硫喷吹管设置;所述冷却水包由固定支架支撑;所述的固定支架为设置在冷却水包两端的两个;所述的固定支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支撑在工作台上。
所述二氧化硫喷吹管的两端均为进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出口二氧化硫喷吹设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用冷却水包对二氧化硫喷吹管进行支撑,使二氧化硫气管和辊道及玻璃板面始终保持相同距离,保证通入的二氧化硫混合气体始终在同方向同高度上喷向辊道及玻璃板,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逸散。
2)提高了玻璃下表面质量,改善了玻璃板下表面雾斑、硌伤、擦伤、灰印、沾锡等质量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解决了原辊道使用周期短,需不定期用木块对辊道打磨的难题,有效避免了次生污染问题。
3)加入冷却水包后二氧化硫通气管会始终与玻璃板处于平行状态;这样在玻璃板中间部位出现下表面质量问题的几率会下降,不用再通过加大二氧化硫用量来解决玻璃板中下表面质量问题,能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
4)加入冷却水包后,降低了周围环境温度,在玻璃板与辊道下部之间形成一定隔断,二氧化硫向上流动,减少二氧化硫与下部钢材接触,减少钢材侵蚀,一定程度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6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