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7872.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倩;王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1/04 | 分类号: | F16K4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盖 密封圈 轴端密封 阀体 丝堵 阀杆 免拆 补救 本实用新型 螺纹孔 监视 安装密封 更换维修 密封失效 末端设计 再次密封 拆卸端 检修期 内侧壁 穿装 垫圈 阀门 法兰 内插 内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包括端盖、阀体以及阀杆,端盖安装在阀体上,端盖与阀体之间安装密封垫圈,阀杆穿装在阀体以及端盖上,阀杆与端盖之间安装内侧密封圈和外侧密封圈,在端盖的内环面上制出第一通道,在端盖的法兰面上制出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的末端设计为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装一个丝堵,在丝堵的内侧壁上安装用于轴端密封的丝堵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采用本结构可及时确定密封失效部位,并通过丝堵可以在不拆卸端盖的情况下,实现轴端的再次密封,从而保证阀门的正常使用,待检修期时再对密封圈进行更换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主要用于流体控制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在管路中起到截断、节流、改变流向的作用。这就要求阀门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介质泄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大多数轴端密封结构为:端盖5安装在阀体2上,端盖与阀体之间安装密封垫圈3。阀杆1穿装在阀体以及端盖上,阀杆与端盖之间安装内侧密封圈4和外侧密封圈6。这种传统的轴端密封结构虽能满足一时的密封,但当发现泄漏时并无很好的解决办法,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密封圈失效并及时处理且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包括端盖、阀体以及阀杆,端盖安装在阀体上,端盖与阀体之间安装密封垫圈,阀杆穿装在阀体以及端盖上,阀杆与端盖之间安装内侧密封圈和外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端盖的内环面上制出第一通道,在端盖的法兰面上制出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的末端设计为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装一个丝堵,在丝堵的内侧壁上安装用于轴端密封的丝堵密封圈。
而且,所述的第一通道设置在内侧密封圈和外侧密封圈之间。
而且,所述的第一通道竖直设置,该第一通道的上端制成锥体状,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二通道连通。
而且,所述的第二通道水平设置,且第二通道为盲孔。
而且,所述的丝堵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而且,所述的丝堵上制出第三通道,该第三通道为L型通孔,其水平部分与丝堵同轴设置,其竖直部分位于丝堵密封圈的内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保证原有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局部结构,实现及时发现密封圈失效并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再次密封,待检修期时再更换失效密封圈。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通过丝堵上的第三通道及时发现内侧密封圈失效。当发生内侧密封圈失效时拧紧丝堵压紧丝堵密封圈,形成新的密封腔,使得外侧密封圈发挥作用,从而再次实现轴端密封。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减少因故影响设备运行的监视轴端密封性能并实现免拆补救的结构。采用本结构可及时确定密封失效部位,并通过丝堵可以在不拆卸端盖的情况下,实现轴端的再次密封,从而保证阀门的正常使用,待检修期时再对密封圈进行更换维修。此结构设计保障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减少了维修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轴端密封的原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端密封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7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