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感光变色的应急绳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7795.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金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宏诚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0 | 分类号: | D07B1/00;A62B1/06;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袁燕清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体 感光变色 金属纤维 中间接头 连接环 应急绳 感光 股线 纤维 本实用新型 螺旋形缠绕 活动连接 感光性 缠绕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感光变色的应急绳环,它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中间接头,其中,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均由多条股线相互缠绕形成,所述的股线由若干条金属纤维和感光纤维构成,感光纤维呈螺旋形缠绕在金属纤维外侧;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一端通过中间接头活动连接,第二带体另一端设有连接环,第一带体另一端设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卡扣。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感光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绳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感光变色的应急绳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急绳环都只有一条由普通纤维编成的绳带,其不能反光,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感光变色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感光性强的应急绳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感光变色的应急绳环,它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中间接头,其中,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均由多条股线相互缠绕形成,所述的股线由若干条金属纤维和感光纤维构成,感光纤维呈螺旋形缠绕在金属纤维外侧;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一端通过中间接头活动连接,第二带体另一端设有连接环,第一带体另一端设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卡扣;所述的卡扣包括有扣体、限位板,其中,扣体一端设有方形连接槽,第一带体与方形连接槽连接,扣体另一端设有挂钩,限位板一端通过铰轴与方形连接槽一端的扣体铰接,铰接后的限位板位于挂钩钩槽一侧,铰轴上套装有V形卡簧,V形卡簧一端与扣体抵触,V形卡簧另一端与限位板抵触,卡装后的限位板另一端与挂钩钩尖内侧抵触,方形连接槽一端的扣体上设有吊挂孔。
所述的挂钩钩尖内侧设有阶梯状的限位台阶,限位板另一端与限位台阶相抵触。
所述的限位板内设有限位槽,V形卡簧抵触在限位槽内。
所述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均由三条股线相互缠绕形成。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具有感光变色的纤维缠绕在普通纤维或金属纤维外层,既能使绳子起到醒目、美观的感光变色效果,其强度也高,采用双带结构,扣装效果好,采用限位板使扣体与连接环连接后不易松开,吊挂孔可以将本绳环连接在匙环或其它小物件上,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中间接头和卡扣上涂覆反光漆层用于反光提示。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感光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感光变色的应急绳环包括有第一带体1、第二带体2、中间接头3,其中,第一带体1、第二带体2均由多条股线相互缠绕形成,所述的股线由若干条金属纤维和感光纤维构成,感光纤维呈螺旋形缠绕在金属纤维外侧;第一带体1、第二带体2一端通过中间接头3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带体1、第二带体2均由三条股线相互缠绕形成,第二带体2另一端设有连接环4,第一带体1另一端设有与连接环4相配合的卡扣;所述的卡扣包括有扣体5、限位板6,其中,扣体5一端设有方形连接槽,第一带体1与方形连接槽连接,扣体5另一端设有挂钩,限位板6一端通过铰轴与方形连接槽一端的扣体5铰接,铰接后的限位板6位于挂钩钩槽一侧,铰轴上套装有V形卡簧,V形卡簧一端与扣体5抵触,V形卡簧另一端与限位板6抵触,挂钩钩尖内侧设有阶梯状的限位台阶,卡装后的限位板6另一端与限位台阶相抵触,限位板6内设有限位槽,V形卡簧抵触在限位槽内,方形连接槽一端的扣体5上设有吊挂孔7。本实施例将具有感光变色的纤维缠绕在普通纤维或金属纤维外层,既能使绳子起到醒目、美观的感光变色效果,其强度也高,采用双带结构,扣装效果好,采用限位板使扣体与连接环连接后不易松开,吊挂孔可以将本绳环连接在匙环或其它小物件上,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中间接头和卡扣上涂覆反光漆层用于反光提示。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感光性强。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宏诚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宏诚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7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光折射变色PU革
- 下一篇:一种条状物体用螺旋缠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