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缠绕管承插接头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6349.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4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王秋腾;卢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装置 主架 加热板装置 移动底座 管材夹紧装置 安装装置 承插接头 移动导轨 缠绕管 管件 焊接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 大口径管材 夹具 底座两侧 滑动连接 频繁拆装 平行设置 人力消耗 整体移动 加热板 滑轮 紧凑 移动 运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承插接头的焊接装置,该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焊接装置主体,焊接装置主体包括加热板装置、焊接装置主架、管材夹紧装置和管件安装装置,加热板装置设置在焊接装置主架中部,管材夹紧装置和管件安装装置分别安装在加热板装置的两侧;移动底座包括设置于焊接装置主架底部的滑轮和与之滑动连接的主架移动导轨,主架移动导轨平行设置在底座两侧边上,焊接装置主体可整体移动。该焊接装置结构紧凑,解决了传统焊接装置运作时夹具需要频繁拆装、对中心难度大、加热板取装人力消耗大、大口径管材部容易移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管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管承插接头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具有耐腐性、磨擦阻力低、抗磨损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环刚度,埋地深,而且整体成型工艺好,缝拉伸强度及防腐性高,寿命更长;具有多种可靠,方便的连接方式。这种管材目前已经成为当前塑料排水排污管材的投资热点。目前,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有A型管、B型管和内肋增强螺旋波纹管。这类复合管的连接中,接头管件及其与管材的连接结构至关重要。
由于缠绕管材的成形工艺,承插接头缠绕管还无法一次成形,需要分别生产缠绕管材与注塑承扩口管件,然后把它们用塑料熔融焊条(又称热熔胶)焊接在一起,这种焊接要求在轴向上焊接结合面要宽,还要达到一定的厚度,这样方可避免不是一次成形所带来的缺陷和焊接不牢的问题。因此,塑料缠绕管材与注塑承括口管件的熔融焊接质量决定了塑料埋地排水管的施工质量。
目前的中空壁缠绕管和内肋增强螺旋波纹管(下面简称内肋管)接头有如下制造方法:将由实壁管车制好的预制件与成型定长切割管材平面对接或螺旋对接形成承插口,然后再通过人工内外焊接或外包覆收缩套加工,同时通过人工操作将加热网固定使用铆钉枪或轻微加热滚压固定在插口外壁,操作工序多且复杂,生产周期长,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节多。
现有塑料管材热熔对接焊机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其塑料管材的装夹拆卸及夹具紧固,加热板的植入和移出均需人工手动完成,操作人员往往在对中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得管材管件连接制作效率和对接质量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中心难度很大,采用四对卡瓦夹紧装置将管材夹紧,通过调整卡瓦的松紧程度进行对中调节。这种卡瓦是一种哈弗结构,对中调整能力很有限。现有焊接装置所焊接的焊口很难满足标准规定的外径错边量要求,这会造成焊缝质量存在缺陷,产生质量隐患,例如内肋波纹管波纹型结构导致对接手各个方向受力不均,及其容易出现壁厚薄的地方的虚焊或出现接头焊歪。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承插接头的焊接装置,解决了传统焊接装置运作时夹具需要频繁拆装、对中心难度大、加热板取装人力消耗大、大口径管材部容易移动的问题,确保缠绕管和注塑承插口管件之间的焊接连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缠绕管承插接头的焊接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焊接装置主体,焊接装置主体包括加热板装置、焊接装置主架、管材夹紧装置和管件安装装置,加热板装置设置在焊接装置主架中部,管材夹紧装置和管件安装装置分别安装在加热板装置的两侧;移动底座包括设置于焊接装置主架底部的滑轮和与之滑动连接的主架移动导轨,主架移动导轨平行设置在底座两侧边上,使焊接装置主架可整体移动。
管材放于有与焊接装置相近的放管架上,焊机装置主体通过设置在底部的滑轮沿与之滑动连接的主架移动导轨整体向管材方向移动,焊接完成后向相反方向整体移动即可移开管材,解决大口径管材笨重,不便移动及需要行吊工作等缺点。
管材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块、夹紧块安装座、夹紧块运动机构、夹紧块气缸总成、夹紧块安装座运动导轮、夹紧块安装座运动导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6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SLM粉体的筛选与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将焊板进行机械对中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