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3136.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锦;刘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祥锦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5/04;E04B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9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剪 楼板 连接节点 竖向构件 本实用新型 柱结构 种板 安全可靠性 主轴方向 柱帽节点 剪力墙 上表面 底筋 底面 锚固 翼缘 柱帽 柱托 跨过 相交 平整 钢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内设置有抗剪型钢,所述竖向构件为柱或剪力墙,所述楼板长度方向与抗剪型钢相交的底筋锚入抗剪型钢的翼缘线以内,上部钢筋跨过抗剪型钢的上表面,并达到锚固长度;所述抗剪型钢设置在竖向构件的主轴方向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在不使用柱帽或柱托能实现楼板的底面完全平整,并具有与柱帽节点一样甚至更好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的混凝土板柱结构(无梁楼板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有柱帽式和暗梁式两种方式,其存在以下不足:
(1)设置柱帽和柱托板配合的连接形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楼板底面不能完全平整,从而影响局部空间;
(2)采用无柱帽平板结构的暗梁式,这种方式虽然解决楼板底面不平整问题,但其抗剪和抗冲切能力差且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
(3)混凝土板柱结构在具体工程中出现最多的是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冲剪(切)破坏(在2017年期间就出现这种形式的板柱结构垮塌的案例),且为脆性破坏,危害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在不使用柱帽或柱托能实现楼板的底面完全平整,并具有比柱帽节点更好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内设置有抗剪型钢,楼板长度方向与抗剪型钢相交的底筋锚入抗剪型钢的边缘线以内,上部钢筋跨过抗剪型钢上表面,并达到锚固长度。
优选的,所述抗剪型钢设置在竖向构件的主轴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竖向构件的两个主轴方向上设有交叉的抗剪型钢,这有利于抗剪型钢的布置。
优选的,所述抗剪型钢伸出竖向构件的边缘的长度大于等于1.5倍的楼板厚度,从而有利于柱上板带大部分的主要钢筋把荷载通过抗剪型钢传递到竖向构件。
优选的,所配置的抗剪型钢的总截面积的剪切强度设计值大于或等于在本层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其目的在于确保抗剪型钢满足安全要求,减少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内的钢入钢筋的数量,以便于施工和保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解决了无梁楼板结构不需要柱帽(柱托)也能有更强的抗剪能力以及抗冲切能力,因而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且可以保证楼板的底部平整;所述连接节点是一种创新的无梁楼板(板柱结构)节点。
(2)本实用新型的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通过在该连接节点内设置抗剪型钢,从而减少现有技术中的柱头节点需要大量钢筋来抵抗剪切破坏的缺点,进而大大简化板柱结构的柱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不仅使施工更加简单,而且容易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板柱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是对板柱结构的一种有效补充,使得无梁楼板结构更有利于设计和施工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
图3为图1的B-B剖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祥锦,未经刘祥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3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装配技术的保温隔音的楼层板
- 下一篇:一体化免拆卸华夫板SMC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