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7748.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钱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10/0525;H01M4/13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张文宣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敷料 正极极耳 极片 铝带 锂离子动力电池 负极铜箔 极耳焊接 正极铝箔 极耳 毛刺 电池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 铝箔裸露面 铝箔 不良现象 电池极片 电池内阻 电池性能 负极敷料 负极极耳 高温胶纸 头尾两端 正反两面 正极极片 对齐 保护胶 负极片 高温胶 铝极耳 裸露区 正极片 裸露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包括正极铝箔板、负极铜箔板,正极铝箔板上设有正极敷料,正极敷料之间设有正极极耳铝带,且所述正极极耳铝带设置于所述正极敷料入卷端1/3处(假设极片全长为1),所述正极极耳铝带外侧至正极敷料处的裸露区设有正极片保护胶,所述正极极耳铝带与正极敷料外侧设有极耳高温胶,所述负极铜箔板上设有负极敷料,该电池极片正极极片入卷端1/3处设置铝极耳,铝箔正反两面对齐裸露,留作极耳焊接,可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性能,头尾两端无铝箔裸露面,降低极片制作成本,负极极耳被负极片包裹于内侧,且在极耳表面加贴高温胶纸,防止由于极耳焊接过程而造成的毛刺不良现象出现,从而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由钢壳、盖帽以及内部的正负极极片、隔膜、电解液组成,其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结构特征:入卷端收尾端均设有铝箔裸露面,正极极耳设于入卷端,传统负极极片入卷端无裸露面,对于卷绕型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而言,传统的正负极极片在加工过程容易产生以下问题:箔材(铜箔及铝箔) 和浆料的浪费、卷芯内侧正极片易折断、正极极耳刮伤隔膜、卷芯抽芯不良、电池内阻偏等,从而浪费了大量人工及材料成本,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包括正极铝箔板、负极铜箔板,所述正极铝箔板上设有正极敷料,所述正极敷料之间设有正极极耳铝带,且所述正极极耳铝带设置于所述正极敷料入卷端1/3 处,假设极片全长为1,所述正极极耳铝带外侧至正极敷料处的裸露区设有正极片保护胶,所述正极极耳铝带与正极敷料外侧设有极耳高温胶,所述负极铜箔板上设有负极敷料,所述负极铜箔板端头处设有负极极耳镍带,所述负极极耳镍带与负极铜箔板连接处设有负极极耳高温保护胶。
优选的,所述正极铝箔板正反面上均设有铝箔裸露面,且铝箔裸露面区域位置对齐。
优选的,所述极耳高温胶位于正极极耳铝带与正极片保护胶连接处一侧。
优选的,所述正极铝箔板正反面上均设有正极片保护胶。
优选的,所述负极铜箔板端头处设有尾端裸露面。
优选的,所述负极铜箔板另一端设有入卷端裸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池极片正极极片入卷端1/3处,假设极片全长为1,设置铝极耳,铝箔正反两面对齐裸露,留作极耳焊接,可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性能,头尾两端无铝箔裸露面,节约材料,降低极片制作成本,负极极耳被负极片包裹于内侧,且在极耳表面加贴高温胶纸,防止由于极耳焊接过程而造成的毛刺不良现象出现,从而提升电池安全性能,负极头部正反两面设有小尺寸铜箔裸露面,便于全自动极片裁切,减少掉粉现象,消除由负极头部掉粉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且该极片结构对涂布设备的要求降低,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正极铝箔板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负极铜箔板结构图。
图中标号:1、正极铝箔板;2、负极铜箔板;3、正极敷料;4、正极极耳铝带;5、正极片保护胶;6、极耳高温胶;7、负极敷料;8、负极极耳镍带;9、负极极耳高温保护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7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碳负极材料包覆处理系统
- 下一篇:水平电池极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