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底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6490.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可欣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箱体 模块化 水管 本实用新型 内部填充 生态鱼缸 依次连接 鱼缸 提篮 滤材 小孔 过滤 契合 规范化 灵活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鱼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底滤系统。一种模块化底滤系统,包括模块化箱体和位于所述模块化箱体内部且与其内部空间相契合的提篮,所述提篮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小孔且内部填充有滤材,多个所述模块化箱体为若干个,每个所述模块化箱体均安装有两根一端插入所述模块化箱体内部的水管,若干个所述模块化箱体通过水管依次连接,水流依次通过相互连接的若干个所述述模块化箱体完成过滤。其优点是:通过灵活运用多个用模块化箱体之间的组合,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鱼缸,便于规范化制作,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鱼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底滤系统。
背景技术
水族养殖中,对水的过滤必不可少。目前在水族消费市场上,过滤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过滤方式称为“下滤”也称“底滤”。底滤,是指在用养殖的主缸的水平下方(不分左右前后)位置放置过滤用的底滤缸,主缸中需过滤的水向下流入底滤缸中,通过底滤缸中设置相应滤材并控制水流的方向,逐步将水体中的颗粒物拦截,并将水中的有机物过滤或分解掉,最后得到过滤后的相对纯净的水体,并通过水泵将过滤后的水抽入主缸中,此为一个完成的过滤循环过程,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目前市场上的底滤缸,主要是用玻璃材质根据用户的需求粘合而成的一体式缸体,在缸体内设置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相应的过滤仓以存放相应的滤材,通过控制水流方向逐步过滤水体。传统的底滤存在的问题有:1、体积较大,不易搬运;2、由于绝大部分底滤缸体放置于一个上面放主缸的底柜中,而底柜内容空间狭窄,因此不利于日常维护和操作;3、传统的自行粘合的底滤缸一般为开放式,存在水体溢流的隐患;4、每个仓体和水流方向都是预先设计并粘合,后期无法调整。因此,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全新的底滤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底滤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其变成单独的、规格统一的、零部件通用的模块,从而可以快速实现去除、更替、添加,便于规范化制作,减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底滤系统,包括模块化箱体和位于所述模块化箱体内部且与其内部空间相契合的提篮,所述提篮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小孔且内部填充有滤材,多个所述模块化箱体为若干个,每个所述模块化箱体均安装有两根一端插入所述模块化箱体内部的水管,若干个所述模块化箱体通过水管依次连接,水流依次通过相互连接的若干个所述述模块化箱体完成过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模块化箱体底面与所述提篮之间的空间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柱划分为多个隔间,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模块化箱体与所述提篮,所述提篮下表面设有两个水管连接口,所述模块化箱体上表面与所述提篮的对应位置也设有两个水管连接口,一根水管管身依次连接所述模块化箱体上表面与所述提篮的对应位置的两个水管连接口,下端插入所述隔间内,另一个水管连接所述模块化箱体上表面的另一个水管连接口,下端插入所述模块化箱体内部。通过将一根水管设置在滤材上方,另一根水管设置于滤材下方此举能够引导水流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可以控制水流进入模块化箱体后的路径是通过滤材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而不是从缝隙中穿过,造成滤材无法发挥应有的过滤和生化分解作用,过滤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提篮下表面对角位置设有两个水管连接口,所述模块化箱体上表面与所述提篮的对应位置也设有两个水管连接口。通过水管连接口的对角位置设置,保障水流能尽可能通过更大面积的滤材,从而进一步加强过滤效果。
进一步,所述模块化箱体由箱身和其上方的盖体组成,所述盖体与所述提篮的对应位置也设有两个水管连接口,所述箱身和所述盖板之间有水密封结构,所述水管连接口与所述水管之间连接为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可欣,未经张可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6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