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形踝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8825.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昕霞;汪亚兵;陈德霞;胡小兰;杜梅莉;施广玲;夏玉姚;韩淑娟;任曼;欧阿敏;章丽;张乔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顶部凹槽 固定组件 腿部 踝垫 伸直 膝关节手术 膝关节 功能练习 患者护理 康复阶段 术后护理 术后患肢 功能位 矩形块 腘绳肌 梯形块 术后 康复 锻炼 治疗 | ||
针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康复阶段的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梯形踝垫,包括主体和腿部固定组件。所述主体为梯形块或矩形块。在主体的顶部设有顶部凹槽,在顶部凹槽周围的主体上设有腿部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更符合膝关节手术后患者护理、康复治疗的特点,可满足患者术后保持膝关节的功能位、利用术后患肢的腘绳肌锻炼及伸直功能练习等诸多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尤其适合于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锻炼,方便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患肢的体位护理及膝关节的康复功能锻炼,具体涉及一种梯形踝垫。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膝关节作为全身最复杂的负重关节,退行性疾病(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及运动创伤(如膝关节叉韧带损伤等)的发生率正在不断增长。在我国,每年需要行膝关节置换者达到5-7万;而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达到69.1%,其中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约占40%.无论是行膝关节置换术还是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我们不仅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最终还需要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即维持人体的直立行走及完成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屈伸功能,医护人员均需要在患者术后进行正确的患肢体位护理和康复锻炼指导等。临床医护人员在传统的术后患肢护理、腘绳肌及伸直功能练习中,给患者膝功能的恢复带来诸多不便。其一:采用让病人或家属准备的毛巾、衣服、卷纸等垫在患肢的踝部,或者干脆就不垫任何物品,护士对术后患肢的护理没有统一规范;其二:毛巾、衣服、卷纸等物品摆在病床上,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影响病房环境,不利于晨晚间护理;其三:使用的各种物品,没有凹槽形状,不符合踝部的曲线;其四:患者在传统的术后伸直功能练习常使用长方形海绵垫反折两道再垫于患肢足跟抬高患肢,海绵垫容易移位;其五:使用反折海绵垫,没有统一的高度、宽度标准;其六:患者在传统的患肢腘绳肌锻炼时无辅助用具;其七:术后患肢抬腿困难时,没有股四头肌锻炼的辅助工具;其八:患者出院回家后,由于缺少锻炼辅助工具,导致锻炼依从性差,进而影响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患肢体位护理及膝关节伸直练习踝部体位垫,以便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康复阶段的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梯形踝部垫,其具体结构如下:
梯形踝垫,包括主体1和腿部固定组件。所述主体1为梯形块或矩形块。在主体1的顶部设有顶部凹槽,在顶部凹槽周围的主体1上设有腿部固定组件。
进一步说,在主体1的顶部设有顶部凹槽内设有气垫。
进一步说,腿部固定组件由约束带31和扣环32组成。在顶部凹槽一侧的主体1顶面上设有约束带31,在顶部凹槽另一侧的主体1顶面上设有扣环32。
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更符合膝关节手术后患者护理、康复治疗的特点,可满足患者术后保持膝关节的功能位、利用术后患肢的腘绳肌锻炼及伸直功能练习等诸多需要。
本实用新型配有抬高患肢的梯形踝垫,患肢的抬高能有效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是减轻疼痛,消除肿胀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配有高度10cm的弧形海绵垫,垫予踝部不仅有利于维持术后膝关节的伸直体位,规范统一了术后的患肢护理。也便于患肢的腘绳肌锻炼。
本实用新型能够杜绝家属将毛巾、衣服、卷纸等物品摆在病床上,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与美观,减少了家属的经济支出。
本实用新型在裁剪成弧形凹槽,符合下肢的肢体曲线及人体的生物力学要求,维持患者术后肢体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当采用主体1为矩形块,增高垫块4为梯形块的结构时,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为高度20cm,其中,增高垫块4的顶面、底面长度分别为20cm*30cm、上低10cm*20cm的梯形海绵垫,在上低中间设计成一弧形凹槽,具有科学性、稳定性、柔韧性,统一了膝关节伸直锻炼辅助用具的制作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换药架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式肘关节固定及抬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