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8206.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丽;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晓丽;陈利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K39/0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68150 河北省承德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虫装置 诱虫 防水伞罩 林业 虫孔 壳体 太阳能电池板 可调节 诱虫灯 底盘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捕虫效果 外部设置 种类数据 自动清理 电动机 电子鼻 喂食槽 螺孔 害虫 电池 采集 电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包括防水伞罩、壳体、进虫孔、可调节底盘、喂食槽、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电网、电动机、调节螺孔、诱虫发味器、诱虫灯等,所述防水伞罩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防水伞罩的下方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进虫孔,进虫孔的大小可以调节。本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通过设置的诱虫灯和诱虫发味器,实现了光线和气味的双重诱虫,使得诱虫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可调节底盘,实现了自动清理死虫和喂鸟的功能,通过设置的摄像头和电子鼻,实现了对害虫种类数据的采集功能。本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相比现有的林业捕虫装置,捕虫效果更好、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捕虫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目前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大,林木产品流通量日益增加、新品种引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压力不断增加,扩散、成灾的可能性尤为突出。在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这种喷洒农药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且农药会造成严重浪费,增加防治成本,防治工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包括防水伞罩、壳体、进虫孔、可调节底盘、喂食槽、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电网、电动机、调节螺孔、诱虫发味器、诱虫灯、控制装置、摄像头、电子鼻、固定装置和中心固定筒,所述防水伞罩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防水伞罩的下方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进虫孔,进虫孔的大小可以调节;所述壳体的内层设置有电网,电网为多层结构,电网的网口相互错开布置;所述电网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固定筒,中心固定筒的上部设置有诱虫灯,中心固定筒的下部设置有诱虫发味器,诱虫发味器内设置有药剂盒;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池,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控制装置内设置有通讯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侧设置有电子鼻,电子鼻、摄像头、控制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电网、诱虫灯、诱虫发味器和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可调节底盘,可调节底盘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通过螺纹配合和电动机转轴连接,调节螺杆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中心固定筒的底部设置有和调节螺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调节螺孔,中心固定筒的底部通过螺纹配合和调节螺杆连接,可调节底盘外侧设置有喂食槽,可调节底盘的中间为锥形结构,中心固定筒的底部为和中心固定筒的锥形结构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中心固定筒和可调节底盘的锥形结构相配合实现对壳体密封;壳体的后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把本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固定在树上或其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通过设置的诱虫灯和诱虫发味器,实现了光线和气味的双重诱虫,使得诱虫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可调节底盘,实现了自动清理死虫和喂鸟的功能,通过设置的摄像头和电子鼻,实现了对害虫种类数据的采集功能。本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相比现有的林业捕虫装置,捕虫效果更好、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多功能林业捕虫装置中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晓丽;陈利,未经吕晓丽;陈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