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1833.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幼元;段华山;徐菊花;陈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张文宣;刘锦霞 |
地址: | 3303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型连接管 快速沉降剂 滤芯 催化裂化油浆 去除 出油管 反应釜 进油管 脱除 絮凝 催化剂 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 催化剂粉末 去除催化剂 拆卸方便 过滤网层 空气滤纸 储油箱 进风管 输药管 止回阀 竹炭层 风机 取下 套在 油浆 过滤 盛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快速沉降剂箱、输药管、流量计、风机、进风管、止回阀、出油管、弯型连接管、进油管、储油箱、一号滤芯、二号滤芯、过滤网层、竹炭层和空气滤纸层,通过设置快速沉降剂箱,并在箱体内盛装快速沉降剂,在去除催化剂粉末时,能够将快速沉降剂添加到催化裂化油浆中,从而使催化剂粉末转变成絮凝,方便过滤;再设置一号滤芯和二号滤芯,能够将油浆中含有的絮凝去除;然后再在反应釜的下方设置弯型连接管,且使弯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在进油管和出油管的外侧,能够在去除弯型连接管内的杂质时,将弯型连接管取下,然后去除杂质,不仅拆卸方便,且连接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除催化剂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油浆是在高苛刻度反应条件下的产物,其性质与常减压装置的减压渣油有些区别,油浆分子量、残碳、粘度、硫含量明显比管输减压渣油低,但其芳烃含量高达66%,且大部分是三环以上的稠环芳烃(含量达37%以上),胶质很低,只有管输减压渣油的七分之一。油浆进一步加工可生产优质的石油焦、碳黑以及橡胶软化油等,也可调配重质燃料油。但由于油浆中有较高的催化剂固体颗粒(一般在1000-6000μg/g),给油浆的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固体含量高的油浆直接调和做燃料油,易造成火嘴磨损和炉膛结焦,如做焦化原料,易造成分馏塔结焦、蜡油残碳值明显上升,石油焦中灰分含量高。1994年2月和2002年3月金陵分公司曾进行重油催化油浆去焦化的掺炼试验,试验重油催化油浆掺炼率最高达9.19%,试验表明干气、石油焦、轻蜡油产率上升,柴油收率和总液收下降。富含芳烃的油浆在含有催化剂颗粒情况下会加速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焦炭,2002年因加工时间长,还发生了分馏塔底泵入口结焦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因此油浆进一步综合利用的关键是脱除其中的催化剂颗粒。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采用过滤工艺,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将催化、裂化油浆中细小的催化剂粉末脱除。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减压蒸馏方法,但是轻质馏分拔出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的装置,解决了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采用过滤工艺,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将催化、裂化油浆中细小的催化剂粉末脱除;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减压蒸馏方法,但是轻质馏分拔出率有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的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端设置有快速沉降剂箱,所述快速沉降剂箱通过输药管连接反应釜,且该输药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反应釜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通过进风管连接反应釜,且该反应釜与进风管的连接处安装有止回阀;所述反应釜的底端的出油管的末端通过弯型连接管连接进油管,且该弯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在出油管和进油管外,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与弯型连接管的连接处分别放置有一号滤芯和二号滤芯,所述一号滤芯和二号滤芯内均包括过滤网层、竹炭层和空气滤纸层,且所述过滤网层均设置在进油端,所述竹炭层设置在过滤网层和空气滤纸层之间;所述进油管的末端连接储油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层由若干个过滤网叠加而成,所述竹炭层内填充满竹炭,所述空气滤纸层内包括若干个空气滤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层、竹炭层和空气滤纸层均放置在过滤网制作的盒子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油管的外径与出油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弯型连接管的内径大于进油管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开设有进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1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三相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废矿物油初期预处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