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电磁组合阀及双作用气缸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1662.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0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候留威;郜广玉;赵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北方液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3 | 分类号: | F15B13/04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作用气缸 控制系统 气动电磁 组合阀 本实用新型 装配 气动控制系统 电磁先导阀 独立安装 一体设置 装配方便 集成度 气阀 通气阀 溢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电磁组合阀及双作用气缸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电磁组合阀将双作用气缸的溢气阀、通气阀以及与之对应的电磁先导阀一体设置,这样提高了双作用气缸控制系统的集成度,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气动控制系统装配时各个气阀都要独立安装造成的装配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电磁组合阀及双作用气缸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气缸是气压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执行机构,气缸分为单作用气缸和双作用气缸,其中双作用气缸由于能够完成两个执行动作,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应用。双作用气缸通过控制气路进行控制,控制气路在控制双作用气缸的动作过程中,要控制双作用气缸的运动方向、停止并且在气缸停止时进行可靠闭锁。
现有的双作用气缸也有通过两位四通阀进行控制,但是这些两位四通阀一般只能适用与低压场合,在较高的气压系统中,控制气路一般由多个不同功能的气阀、先导阀连接而成,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189848 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双作用气缸的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气控阀以及与手动控制阀,同时控制系统上还设有电磁阀,两个手动切换阀和电磁阀都能够控制两个气控阀开启或者关闭,从而来控制双作用气缸的动作,为使气缸在动作时非工作腔中的气体能够排出,还会设置相应的溢气活门。其中电磁阀和手动控制阀均可以认为是两个气控阀的先导控制阀,这些气阀通过气管连接,集成度较差,装配时需要每个气阀都需要单独安装,造成装配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高的气动电磁组合阀,以解决现有的气动控制系统装配时各个气阀都要独立安装造成的装配繁琐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气动电磁组合阀的双作用气缸气动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电磁组合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1:气动电磁组合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以及与进气通道连通的、并与双作用气缸的两个工作腔对应的第一工作通道和第二工作通道,所述第一工作通道上连接有第一通气阀以及第一溢气阀,所述第二工作通道上连接有第二通气阀和第二溢气阀,所述第一通气阀与第二溢气阀均设有相互连通的先导控制通道且该先导控制通道连接有第一电磁先导阀,所述第二通气阀与第一溢气阀均设有相互连通的先导控制通道且该先导控制通道连接有第二电磁先导阀。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电磁组合阀将双作用气缸的溢气阀、通气阀以及与之对应的电磁先导阀一体设置,这样提高了双作用气缸控制系统的集成度,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气动控制系统装配时各个气阀都要独立安装造成的装配繁琐的问题。
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2,在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第一通气阀、第二通气阀、所述第一溢气阀以及第二溢气阀均为通断阀结构,这样能够适应较大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适用于高压气动气路中。
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3,在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第一电磁先导阀与第二电磁先导阀在阀体上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溢气阀与第二溢气阀并排设置且处于第一电磁先导阀和第二电磁先导阀的上部,结构紧凑,便于加工。
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4,在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第一通气阀与第二通气阀左右相对设置且处于第一电磁先导阀和第二电磁先导阀的前侧,第一通气阀的先导控制通道与第二溢气阀的先导控制通道处于同侧并通过第一气管连通,第二通气阀的先导控制通道与第一溢气阀的先导控制通道处于同侧并通过第二气管连通,便于气管的设置。
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5,在气动电磁组合阀的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第一电磁先导阀与第二溢气阀的先导控制通道通过设置在阀腔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控制通道连通,第二电磁先导阀与第一溢气阀的先导控制通道通过设置在阀腔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控制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北方液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北方液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1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