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脐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9919.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1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张烁;王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林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2/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保温棉 铝箔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磁环 脐灸 小孔 药孔 隔热保温材料 安全隐患 敞口结构 多次使用 医疗设备 内外壁 艾炷 磁疗 通孔 引燃 倾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脐灸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筒体、保温棉、磁环、填药孔、铝箔,所述筒体的上部为敞口结构,下部设有底座,在底座的中心设有小孔,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设有磁环和保温棉,所述筒体的内外壁和保温棉的外侧均贴有一层铝箔,且保温棉的中部设有通孔,与底座的小孔组成填药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具有隔热保温材料的筒体及保温棉和铝箔,从而使筒体可以循环多次使用;而且内设有磁环可以增加磁疗效果,再就是铝箔可以避免艾炷倾倒时将筒体引燃,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脐灸的疗效,而且操作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脐灸器。
背景技术
隔药灸脐疗法,是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使药物透入肌肤,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病的一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该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小心操作,因为,燃烧的艾炷有时容易烫伤病人,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技术较高,这样就存在推广难的问题,不能大面积推广。另外,还有出现了一种采用面圈制成脐灸装置进行脐灸,其存在的问题是:面圈一般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制作面圈一般是采用手工制成,其形状难以控制,这样疗效也就不能统一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脐灸器,操作方便,减少安全隐患,而且可以重复多次利用,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使脐灸效果可以实现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新型脐灸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筒体(1)、保温棉(2)、磁环(3)、填药孔(4)、铝箔(5),所述筒体(1)的上部为敞口结构,下部设有底座,在底座的中心设有小孔,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设有磁环(3)和保温棉(2),所述筒体(1)的内外壁和保温棉(2)的外侧均贴有一层铝箔(5),且保温棉(2)的中部设有通孔,与底座的小孔组成填药孔(4)。
上述筒体(1)采用纸筒制成。
上述填药孔(4)填充有药粉(6),在药粉(6)的上侧安设有艾炷(7)。
上述填药孔(4)为圆形结构,内径为20mm。
上述铝箔(5)采用玻纤布铝箔。
上述保温棉(2)采用硅酸铝陶瓷纤维保温棉。
上述磁环(3)的内径为25mm。
上述纸筒的高度为40mm,外圈直径为6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具有隔热保温材料的筒体及保温棉和铝箔,从而使筒体可以循环多次使用;而且内设有磁环可以增加磁疗效果,再就是铝箔可以避免艾炷倾倒时将筒体引燃,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脐灸的疗效,而且操作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上图中:筒体1、保温棉2、磁环3、填药孔4、铝箔5、药粉6、艾炷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林,未经王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9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