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8254.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槽 复板 模腔 微发泡 大气通道 排气结构 注塑模具 模脚 顶针 上顶针板 下顶针板 注塑成型 上端面 塑料件 相通 | ||
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下设置型腔,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下顶针板、顶针和模脚,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有注塑成型的微发泡塑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芯的上端面位于模腔的四周制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排气槽,排气槽的内侧与模腔相通,排气槽的外侧制有大气通道,所述各个排气槽之间的间距S为25—50mm,排气槽的长度L为2—3mm,排气槽的宽度B为6mm,排气槽的深度D为0.013—0.7mm,大气通道的深度H为0.4—0.8m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发泡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微发泡注塑模具,即通过在料筒搅拌的胶料中注入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使胶料发泡,再将发泡后的胶料注入模具中。而在微发泡的注塑模具中都会设置排气槽,用于排出模腔中多余的气体,已有模具的加工人员通常是凭经验加工排气槽的尺寸,先加工较小的排气槽深度,试模时再根据生产出的产品逐渐开深,因此容易将排气槽深度开深,导致注塑成型的产品出现飞边和毛疵,另外不断的试模和二次加工,加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模具的制造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排气效率高,避免产品出现飞边、毛疵,保证产品外形美观的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下设置型腔,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下顶针板、顶针和模脚,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有注塑成型的微发泡塑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芯的上端面位于模腔的四周制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排气槽,排气槽的内侧与模腔相通,排气槽的外侧制有大气通道,所述各个排气槽之间的间距S为25—50mm,排气槽的长度L为2—3mm,排气槽的宽度B为6mm,排气槽的深度D为0.013—0.7mm,大气通道的深度H为0.4—0.8mm。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通过在型芯的上端面位于模腔的四周制有至少四个排气槽,各排气槽之间的间距S为25—50mm(模具的体积越大,排气槽的数量越多),排气槽的长度L为2—3mm,排气槽的宽度B为6mm,大气通道的深度H为0.4—0.8mm,特别是将排气槽的深度D设计为0.013—0.7mm,可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设计不同深度的排气槽,将该深度限定在0.013—0.7mm之间,即保证排气效率,又能避免排气槽深度过深,而导致产品出现飞边和毛疵,保证产品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所述排气槽的深度D为0.013—0.02mm。若注塑材料为结晶型塑料时,可将排气槽的深度制成0.013—0.02mm。所述排气槽的深度D为0.013—0.038mm。若注塑材料为无定形塑料时,可将排气槽的深度制成0.013—0.038mm。所述排气槽的深度D为0.6—0.7mm。若注塑材料为无定型塑料(加玻璃纤维)时,可将排气槽的深度制成0.6—0.7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型芯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发泡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下设置型腔3,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4、下顶针板5、顶针6和模脚7,模脚上设置型芯8,型芯与型腔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有注塑成型的微发泡塑料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芯8的上端面位于模腔的四周制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排气槽10,排气槽的内侧与模腔相通,排气槽的外侧制有大气通道11,所述各个排气槽10之间的间距S为25—50mm,排气槽的长度L为2—3mm,排气槽的宽度B为6mm,排气槽的深度D为0.013—0.7mm,大气通道11的深度H为0.4—0.8mm。通过在型芯8的上端面位于模腔的四周制有至少四个排气槽10,各排气槽之间的间距S为25—50mm(模具的体积越大,排气槽的数量越多),排气槽的长度L为2—3mm,排气槽的宽度B为6mm,大气通道11的深度H为0.4—0.8mm,特别是将排气槽10的深度D设计为0.013—0.7mm,可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设计不同深度的排气槽,将该深度限定在0.013—0.7mm之间,即保证排气效率,又能避免排气槽深度过深,而导致产品出现飞边和毛疵,保证产品外形美观。所述排气槽10的深度D为0.013—0.02mm。若注塑材料为结晶型塑料时,可将排气槽10的深度制成0.013—0.02mm。所述排气槽10的深度D为0.013—0.038mm。若注塑材料为无定形塑料时,可将排气槽10的深度制成0.013—0.038mm。所述排气槽10的深度D为0.6—0.7mm。若注塑材料为无定型塑料(加玻璃纤维)时,可将排气槽10的深度制成0.6—0.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8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铲机行位自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成型和便于清理的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