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状激光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4220.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刘建国;刘勇;林东晖;吴文龙;傅学军;蒋学军;王琳;董一方;张崐;粟敬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S3/0915 | 分类号: | H01S3/0915;H01S3/08;H01S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向志杰 |
地址: |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器 光谱滤光片 腔体 增益介质 棒状 本实用新型 激光放大器 中空柱状 盖板 冷却液 空腔 种棒 氙灯 反射器内壁 端部开口 金属镀膜 密封腔体 腔体设置 系统运行 运行频率 钕玻璃棒 开口处 支撑件 内壁 上套 平行 流出 进口 加工 出口 | ||
1.一种棒状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柱状且端部开口的腔体(1),腔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密封腔体的盖板(9),腔体(1)的空腔内设置有中空圆柱状的反射器(2),所述反射器(2)的内壁设置有光滑的金属膜,反射器(2)的空腔内设置有钕玻璃棒制成的棒状增益介质(5),所述棒状增益介质(5)上套接有光谱滤光片(4),所述光谱滤光片(4)与反射器(2)内壁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光谱滤光片(4)平行的氙灯(3);反射器(2)、氙灯(3)、光谱滤光片(4)、棒状增益介质(5)分别固定在盖板(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设置有安装孔(10)、固定孔(11)、固定槽(13)、卡槽(12);所述安装孔(10)为贯穿盖板(9)的通孔,氙灯(3)的端部穿出安装孔(10);所述固定槽(13)与反射器(2)配合,反射器(2)的端部插在固定槽(13)内;所述卡槽(12)与光谱滤光片(4)配合,光谱滤光片(4)的端部插在卡槽(12)内;所述固定孔(11)为贯穿盖板(9)的通孔,棒状增益介质(5)的端部穿出固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棒状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安装在支撑件(8)上,腔体(1)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入的进口(6)和供冷却液流出的出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棒状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氙灯(3)的数量为12支,工作电压3.5kV,电流脉冲宽度为450±20us,工作爆炸系数小于等于0.123,外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1mm,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1.5mm,相邻氙灯(3)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每三支氙灯(3)串联为一个回路;所述棒状增益介质(5)直径为14~18mm,棒状增益介质(5)中心轴线与氙灯(3)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31mm;所述反射器(2)内径为77mm;所述冷却液为阻抗为10MΩ的纯水,流速大于5m/s,流量大于2L;所述光谱滤光片(4)厚度为2-3mm,光谱滤光片(4)表面到增益介质表面距离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42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片状激光放大器和光路
- 下一篇:可饱和吸收体和锁模脉冲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