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3835.7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戎海峰;曾文福;韦宗尚;李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联网 后视镜镜框 智能终端 连接件 后视镜 后视镜镜片 检测 车辆行驶过程 本实用新型 红外传感器 信号发射器 传输信息 检测距离 距离信息 汽车本体 一端设置 有效数据 行车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后视镜镜框、后视镜镜片和连接件,后视镜镜片设置在后视镜镜框内,后视镜镜框通过连接件与汽车本体连接,后视镜镜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检测部,检测部包括多个用于检测距离的红外传感器,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信号发射器。该装置能够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周围车辆的距离信息,指导驾驶员行车,并实现信息的传递,可作为车联网系统的智能终端,为车联网提供有效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IOV系统的三层体系中,第一层(端系统)是第二层(管系统)和第三层(云系统)的基础,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
目前,端系统一般采集车辆的速度、定位等各种信息,而驾驶员在实际行车过程中,也需要端系统采集的数据对行车进行一定的指导。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后视镜来目测车身两侧过往车辆以及车身尾部车辆的行驶信息,通过判断与车身的距离调整驾驶方向和速度。但实际道路情况十分复杂,驾驶员难以一直得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在遇到大雾、大雪、雾霾、大雨等极端天气,仅靠驾驶员的判断,容易出现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和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能够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周围车辆的距离信息,指导驾驶员行车,并实现信息的传递,可作为车联网系统的智能终端,为车联网提供有效数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包括:后视镜镜框、后视镜镜片和连接件,后视镜镜片设置在后视镜镜框内,后视镜镜框通过连接件与汽车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后视镜镜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检测部,检测部包括多个用于检测距离的红外传感器,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信号发射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红外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三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设置的方向为汽车本体前进的方向,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的方向为汽车本体后退的方向,第三红外传感器设置的方向为汽车车身一侧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红外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检测部与后视镜镜框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连接件内设置有转轴,后视镜镜框可沿转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信号发射器包括与汽车内部连接的蓝牙发射器和云端连接的无线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通过在后视镜镜架上设置检测部,包括多个用于检测距离的红外传感器,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信号发射器,能够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周围车辆的距离信息,指导驾驶员行车,并实现信息的传递,可作为车联网系统的智能终端,为车联网提供有效数据。
(2)本实用新型的作为车联网智能终端的后视镜,通过设置检测部与后视镜镜框可拆卸连接,使得检测部的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同时能够实现现有不具备车联网功能的汽车的改装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3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