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洗分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2673.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周同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斌;周同理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体 外丝 预留管道 堵头 内丝 分水器 自清洗 支撑杆 阀门 左端 本实用新型 第一腔室 螺纹装置 内部安装 封闭性 增强腔 支撑板 底端 安置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清洗分水器,包括腔体、第一预留管道接口和第一腔室,所述腔体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外丝,且第一外丝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堵头带内丝,所述第一预留管道接口位于腔体的内部,且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腔体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外丝,且第二外丝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堵头带内丝,所述腔体的左端安装有第二预留管道接口,且第二预留管道接口的右侧安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腔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贯穿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该自清洗分水器设置有腔体,腔体左侧连接的第一外丝和第一堵头带内丝构成螺纹装置,通过第一堵头带内丝和第一外丝的共同作用,能够增强腔体的两端的封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水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清洗分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地暖成为了绝大多数家庭选择的取暖设备之一,它有着不占用房屋空间、没有噪音、地面取暖等优点,使人体能够获得较佳的舒适体验,而地暖设备中有一个重要的装置叫分水器,通过分水器的作用,能够对地暖设备的温度进行调节。
市场上的分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日益堆积的水垢会缩短分水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人工清理分水器的成本高及清理的不彻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清洗分水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分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分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日益堆积的水垢会缩短分水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人工清理分水器的成本高及清理的不彻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洗分水器,包括腔体、第一预留管道接口和第一腔室,所述腔体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外丝,且第一外丝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堵头带内丝,所述第一预留管道接口位于腔体的内部,且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腔体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外丝,且第二外丝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堵头带内丝,所述腔体的左端安装有第二预留管道接口,且第二预留管道接口的右侧安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腔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贯穿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腔室位于腔体的内部右侧,且第一腔室的底端固定有第四预留管道接口,所述腔体的内壁左侧连接有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的底部安装有第三预留管道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丝和第一堵头带内丝构成螺纹装置,且第一外丝所在圆的周长小于第一堵头带内丝所在圆的周长。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等距有四组,且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的半径为3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的底部和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一阀门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2根支撑杆关于腔体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四预留管道接口所在圆的内部直径为第一腔室所在圆的直径的二分之一,且第四预留管道接口与第三预留管道接口的形状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清洗分水器设置有腔体,腔体左侧连接的第一外丝和第一堵头带内丝构成螺纹装置,通过第一堵头带内丝和第一外丝的共同作用,能够增强腔体的两端的封闭性,且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等距有四组,接上管道后,能够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腔体内注水,但在向腔体内注水之前,且第一阀门的底部和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的内壁相贴合,通过对第一阀门的作用,能够使得第一预留管道接口的水顺利进入腔体,水进入腔体后,分别流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第四预留管道接口所在圆的内部直径为第一腔室所在圆的直径的二分之一,第四预留管道接口能够对第一腔室内的水进行分流作用,而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是通过连接块、支撑架、支撑板的共同作用实现的,且连接块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能够使得整个装置不易晃动,为其增强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预留管道接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斌;周同理,未经杨斌;周同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2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