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阻车防撞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1902.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9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成;康济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之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1F9/669;E01F9/6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4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柱 本实用新型 广域网 物联网 智能 倾斜角度传感器 北斗定位模块 蜂窝数据连接 数据传输网络 太阳能充电板 网络连接要求 低功耗设备 震动传感器 电源模块 紧急求助 设备电池 室内蜂窝 数据连接 通信模块 新兴技术 智能监测 主控芯片 专用传输 低功耗 按钮 待机 元器件 聚焦 覆盖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阻车防撞柱,该防撞柱包括:震动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LED警示灯;电源模块;主控芯片;北斗定位模块;太阳能充电板;NB‑iot通信模块;紧急求助按钮组成智能监测功能;用于安装以上元器件的防撞柱模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新兴技术和新思路,聚焦行业,通过物联网智能新型使用新兴物联网专用传输网络NB‑iot作为数据传输网络,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阻车防撞柱。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化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涉及到路面防撞柱、警示柱、阻碍柱,目前相关装置部署范围较广且难及时上报柱子状态是否良好。当防撞柱出现倾斜、倒塌、截断并散落一旁时,容易出现影响路面状况,阻碍行人或车辆,并可能会导致交通意外发生。由人力资源去现场检查时,会有一定的延迟性,增加意外的发生几率。伴随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车辆快速增多,出现严重车辆占用行人道的情况。在行人道安装防撞柱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强行闯入,对意外或误闯入起到阻碍隔离作用。事实证明,防撞柱的设置,对于维护公路财产权利,强化公路政策和公路管理起到了相应的积极性作用。产品广泛用于城市交通、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多种场地。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能有效的保障了交通秩序的同时也保障了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
发明内容
在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柱子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NB-iot的智能阻车防撞柱,用于解决现有防撞柱监控的盲点,破坏问题,同时采用创新的思路,降低实现成本,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阻车防撞柱,该防撞柱包括:主控芯片;震动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NB-iot通信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紧急求助按钮;太阳能充电板;LED警示灯;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用于安装以上元器件的防撞柱模型。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NB-iot主控芯片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包括获取所述;震动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NB-iot通信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紧急求助按钮、太阳能充电板、LED警示灯;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阻车防撞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新兴物联网专用传输网络NB-iot作为数据传输网络,减少功耗和成本,避免频繁充电,同时NB-iot具有超强的穿透力,可以在较为密封的环境使用。
采用创新思路,实现成本低:使用本实新型的震动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可以定时唤醒检查防撞柱状态和快速实时监控路面柱子状态,准确判断防撞柱出现倾斜,倒塌,破坏的状态。
采用北斗定位模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位置信息准确判断防撞柱位置。
采用紧急求助按钮,行人或车辆遇紧急危险时,可方便求助。
防撞柱LED警示灯,采用节能LED灯,节能显著。采用超高亮大功率led光源,配合高效率电源,比传统白炽灯节电80%以上,相同功率下亮度是白炽灯的10倍。远处可明确指示路况,明确防撞柱距离避免碰撞。
太阳能充电板,使防撞柱各个功能24小时无间断充电运行。
本实用新型可以被广泛应用在交通路面的安全保障上,提供路面维护的安全性,减少损失。本申请涉及交通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阻车防撞柱。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NB-iot的智能阻车防撞柱的电子元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之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之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1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锥自动摆放车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限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