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架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7234.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鑫;吴荣;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英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7/12;H02G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座 中轴线 卡线单元 线结构 底座 导线架 间隔棒 卡线 本实用新型 架空输电线 间隔棒结构 框架侧边 面积增大 封闭框 首尾 卸载 | ||
一种导线架线结构,涉及架空输电线技术领域,包括框架和均匀分布在所述框架侧边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至少三个卡线单元,所述卡线单元具有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卡线底座,所述支撑座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卡线底座具有第二中轴线,所述支撑座在所述第一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卡线底座在所述第二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三个卡线单元首尾固定连接成一个封闭框。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当间隔棒的面积增大后,如何在保持间隔棒结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快速的将间隔棒上的压力快速的卸载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输电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导线架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特高压工程的建设量投入增多,对大面积导线间隔棒需求量增大,原来的八分裂间隔棒子导线间距400mm,子导线距离直径1045mm,导线面积在900平方毫米-1000平方毫米,但是为了适应先在先进电网的大容量输出,间隔棒型号需要调整,子导线间距需要550mm,子导线距离直径1437mm,导线面积1250平方毫米。由于导线面积增大了,首先制造间隔棒的难度加大,以前只需要1000T高压铸造机建造,为了适应新的大面积间隔棒,需要采用至少1600T的高压铸造机建造,由于面积增大之后风阻变大,会引起电线的负重增大。
现在公开号为CN101950937A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可调式防舞间隔棒,包括安装在复合绝缘子两端的由间隔棒本体和导线夹头构成的子导线间隔棒,间隔棒本体的内圈上设有一横梁,横梁的中间位置与其中一个导线夹头相对应,以该导线夹头的轴线为中心在横梁的平面上对称设有定位孔I,复合绝缘子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人字形连接板,每个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一调节板I,调节板I上设有长形调节孔,每两个调节板I上连接有一调节板II且二者通过齿条相啮合,调节板II上设有与定位孔I相对应的安装孔I,横梁上的定位孔I、调节板I上的调节孔以及调节板II上的安装孔I由螺栓固定连接。
这种还是传统的间隔棒面积,但是当采用新的面积为1250平方毫米的间隔棒时,风阻变大,如何将大气作用在间隔棒上的压力快速的卸掉是大面积间隔棒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当间隔棒的面积增大后,如何在保持间隔棒结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快速的将间隔棒上的压力快速的卸载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导线架线结构,包括框架和均匀分布在所述框架侧边的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至少三个卡线单元,所述卡线单元具有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卡线底座,所述支撑座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卡线底座具有第二中轴线,所述支撑座在所述第一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卡线底座在所述第二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三个卡线单元首尾固定连接成一个封闭框。
虽然整个间隔棒的横截面积因为电网大容量的输出而增大了横截面积,但是有效的横街面积在比现有技术的横截面略大,但是在提供足够大的结构强度后尽量减小横截面积,减小横截面就是通过在结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把支撑座做的窄一点,但是卡线底座在结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伸出支撑座来确保电网的大容量输出,这个结构申请人克服了怎么在结构强度足够大的情况下减小风阻,并满足大容量电网的需要。而且前述的结构强度大也只是在普通天气,比如在覆冰不会超过10mm,风速为0-5m/s的平原地带安装。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槽道。确保空气与支撑座垂直接触的面积较小。
作为优选,所述卡线底座具有端部支座,所述端部支座具有固定主轴孔和固定副轴孔,所述端部支座通过所述固定主轴孔和所述固定副轴孔与所述卡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卡线底座具有尾部基体,所述尾部基体与所述支撑座连成一个整体。
作为优选,所述卡线结构包括线夹本体和线夹盖板,所述线夹本体和所述线夹盖板相互配合固定传输电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英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英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7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均压帽
- 下一篇:通信电缆可调式警示防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