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8125.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薇;刘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薇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1/94;E04B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0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装置 隔热腔 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 保温材料 建筑保温 装饰墙板 防火 墙板 墙体 外饰 保温层内壁 室内物品 左右两侧 钢筋网 内固定 有效地 自燃 内壁 保温 起火 室外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保温装置,包括装饰墙板、保温装置和外饰墙板,所述装饰墙板和外饰墙板与中间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墙体内固定安装有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外侧固定安装有钢筋网,所述保温装置包括防火腔、保温层和隔热腔,所述保温装置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火腔,所述防火腔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内壁右侧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共有五组。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和隔热腔,保温材料可以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腔可以能够很好的隔绝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有效地防止外界起火后的高温引起室内物品的自燃,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保温性能尤为重要,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还要从房间朝向、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型设计。现在北方城市多以暖气供暖为主,供热效率低下,且产生的污染物严重降低北方城市冬季的空气质量,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隐患,且现有保温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保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装置,通过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和隔热腔,保温材料可以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腔可以能够很好的隔绝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有效地防止外界起火后的高温引起室内物品的自燃,通过防火腔内的防火材料,可以防止明火的蔓延,且通过装饰面板与外饰面板上下两端的防水板,可以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水分影响保温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保温装置外侧的钢筋网,可以对保温装置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保温装置受到挤压或震动早成损坏,通过装饰面板前侧的消音孔和吸音棉,可以对室内外的噪音进行吸收,避免噪音对周围工作环境造成影响,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保温装置,包括装饰墙板、保温装置和外饰墙板,所述装饰墙板和外饰墙板与中间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墙体内固定安装有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外侧固定安装有钢筋网,所述保温装置包括防火腔、保温层和隔热腔,所述保温装置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火腔,所述防火腔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内壁右侧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共有五组。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墙板与外饰墙板上下两端均衔接有防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墙板前侧安装有多组消音孔,所述消音孔内固定安装有吸音棉。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腔内填充有防火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内壁左侧填充有保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温装置,通过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和隔热腔,保温材料可以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腔可以能够很好的隔绝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有效地防止外界起火后的高温引起室内物品的自燃。
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温装置,通过防火腔内的防火材料,可以防止明火的蔓延,且通过装饰面板与外饰面板上下两端的防水板,可以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水分影响保温装置的使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温装置,通过保温装置外侧的钢筋网,可以对保温装置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保温装置受到挤压或震动早成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温装置,通过装饰面板前侧的消音孔和吸音棉,可以对室内外的噪音进行吸收,避免噪音对周围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薇,未经张晓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8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