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动力柴油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0109.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熊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迎芬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韩德凯;李伟波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系统 数据转换电路 计数器电路 处理系统 温度传感器装置 数据传输系统 阈值判别电路 水分传感器 黏度传感器 柴油 报警装置 船舶动力 监测系统 采集 含水量数据 计数结果 数据传送 数据通过 温度数据 阈值判别 黏度 转换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船舶动力柴油监测系统,包括处理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黏度传感器装置、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水分传感器装置,所述黏度传感器装置、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水分传感器装置分别采集动力柴油的黏度数据、温度数据和含水量数据;所述传感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传送给所述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数据转换电路、阈值判别电路、计数器电路和报警装置;所述数据转换电路将接收自所述传感器系统的数据进行转换,所述阈值判别电路对经所述数据转换电路转换后的数据进行阈值判别,将超过阈值的数据传送给所述计数器电路进行计数,所述计数器电路将计数结果传送给所述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动力柴油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动力装置是为保证船舶正常营运而设置的动力设备,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和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人员正常生活、完成各种作业。船舶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的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它是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柴油机动力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热效率高,燃料消耗明显地低于蒸汽机动力装置。长期以来,柴油机动力装置有一系列改进,主要有:1)机械喷油取代用压缩空气喷油的方法;2)废气涡轮增压器,提高了柴油机的功率和性能;3)燃烧重质柴油,降低了燃料费用。
早期柴油机的功率不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用于商船的最大柴油机功率仅4000马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单机功率达到20000马力。现在低速柴油机单机功率已达50000马力以上。
现代船用柴油机大部分为低速机,转速约每分钟100转,可直接驱动螺旋桨。80年代初,出现了长冲程和超长冲程的低速机,每分钟转速降到70转以下,使螺旋桨发挥最佳效率。但低速机外形尺寸和重量大。近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大功率的中速机被逐渐应用于船上。它将气缸排列成V字形,采用减速齿轮,既大大减轻了机身重量,又有利于提高螺旋桨效率。中速机由于机身短小,可以减少机舱的面积和高度,因此特别适用于尾机舱船和机舱位于甲板下的滚装船和载驳船等。
经过不断的改进,柴油机动力装置日臻完善,它的燃料消耗量最低,能使用廉价的渣油,可靠性较高,检修期间隔长达30000小时以上,热效率接近50%,因此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船舶动力装置。
但是,船用柴油机油路内的动力柴油实时监测仍然是保证船用柴油机有效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船舶动力柴油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动力柴油状况。本公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舶动力柴油监测系统,包括处理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黏度传感器装置、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水分传感器装置,所述黏度传感器装置、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水分传感器装置分别采集动力柴油的黏度数据、温度数据和含水量数据;所述传感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传送给所述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数据转换电路、阈值判别电路、计数器电路和报警装置;所述数据转换电路将接收自所述传感器系统的数据进行转换,所述阈值判别电路对经所述数据转换电路转换后的数据进行阈值判别,将超过阈值的数据传送给所述计数器电路进行计数,所述计数器电路将计数结果传送给所述报警装置。
其中,上述黏度传感器装置、温度传感器装置和水分传感器装置可配置在船舶动力装置(例如柴油机)的进油通道和/或回油通道,上述传感器可采用探针式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可通过磁吸方式安装在所述进油通道和/或回油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其中,上述传感器均配置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处理系统也配置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可以是常用类型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船舶动力柴油监测系统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所述处理系统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迎芬,未经熊迎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0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垂直剖面空气原位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于控制插捣式坍落度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