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4301.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咸益;滕红;王德春;王鸿飞;张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0 | 分类号: | F02F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体 机油冷却器 连通 出口端 机油盘 进口端 油道 机油滤清器 油路结构 气缸体主油道 本实用新型 汽油机气缸 机油泵 进油道 油路 发动机布置 气缸体毛坯 气缸体油路 共线生产 局部结构 机加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包括机油泵、机油盘、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气缸体进油道、气缸体主油道,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机油盘上;所述气缸体排气侧设置有新增油道I和新增油道II;所述机油泵经气缸体进油道与新增油道I进口端连通;所述新增油道I出口端与机油盘进口端连通;所述机油盘出口端经机油滤清器与新增油路II进口端连通;所述新增油路II出口端与机油冷却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口端与气缸体主油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批产状态气缸体进行局部结构小幅更改,从而实现气缸体毛坯共用,共线生产,通过机加改变气缸体油路结构,区分气缸体状态,满足发动机布置机油冷却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气缸体结构设计紧凑,需要在已经批产状态气缸体上增加集成机油冷却器安装接口较为困难,往往对当前气缸体状态更改较大,不利于生产线共线生产,也无法实现气缸体毛坯共用,因此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使用该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气缸体能够满足发动机布置机油冷却器需求,并实现气缸体共用毛坯,共线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包括机油泵、机油盘、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气缸体进油道、气缸体主油道,其中:
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机油盘上;
所述气缸体排气侧设置有新增油道I和新增油道II;
所述机油泵经气缸体进油道与新增油道I进口端连通;
所述新增油道I出口端与机油盘进口端连通;
所述机油盘出口端经机油滤清器与新增油路II进口端连通;
所述新增油路II出口端与机油冷却器的进口端连通;
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口端与气缸体主油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气缸体排气侧增加两条油道,将机油滤清器移至机油盘上,原机油滤清器接口用于安装机油冷却器,对现有批产状态气缸体进行局部结构小幅更改,从而实现气缸体毛坯共用,共线生产,通过机加改变气缸体油路结构,区分气缸体状态,满足发动机布置机油冷却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的仰视图;
图中,1-气缸体进油道,2-新增油道I,3-新增油道II,4-机油冷却器接口(原机油滤清器安装接口),5-接口油腔,6-气缸体主油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汽油机气缸体油路结构包括机油泵、机油盘、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气缸体进油道1、气缸体主油道,其中:
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机油盘上;
所述气缸体排气侧设置有新增油道I2和新增油道II 3;
所述机油泵经气缸体进油道1与新增油道I2进口端连通;
所述新增油道I 2出口端与机油盘进口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4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刮除积碳功能的气缸套
- 下一篇: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气门室罩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