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冰槽的防水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3116.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鹄;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层 蓄冰槽 防水保温 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 钢筋混凝土 冷媒 保温效果 施工安装 使用寿命 平整层 盘管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冰槽的防水保温结构,该防水保温结构包括:防水层,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靠近蓄冰槽的钢筋混凝土一侧,第二防水层靠近蓄冰槽的冷媒一侧;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水保温结构将保温层设置于两道防水层中间,靠近蓄冰槽的钢筋混凝土一侧的防水层能够防止蓄冰槽外壁的水进入保温层,靠近蓄冰槽的冷媒一侧的防水层,强度高、弹性好,能够与平整层满粘结合,不易在外层施工安装盘管等设备时被破坏,降低了防水层破坏对保温效果的影响程度,提高了蓄冰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保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蓄冰槽的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冰蓄冷空调就是在夜间空调负荷较低时(同时也是电网用电处于低谷、电价较低廉时),开启一部分制冷机组制冰,并将能量以显热和潜热的形式储存于冰蓄冷槽中,待白天在空调负荷高峰期间(同时也是电网用电处于高峰、电价较贵时),采用融冰提供的低温水供冷,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从而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需求,同时也利用了供电峰谷电价差,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冰蓄冷系统中的蓄冰槽是整个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钢筋混凝土蓄冰槽,其保温防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目前采用的防水保温系统有以下几种结构:一是憎水性膨胀珍珠岩保温层与SBS改性沥青卷材内防水和环氧玻璃钢外防水组合体系;二是硬泡聚氨酯为保温层,与SBS改性沥青卷材内防水和环氧玻璃钢外防水组合体系;三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020102887.9),公开了一种硬泡聚氨酯保温层与PVC防水卷材的组合体系。前两种防水保温系统中憎水膨胀珍珠岩的保温已经落后,保温效果差,属于淘汰类技术,硬泡聚氨酯也非不易燃烧材料,存在安全隐患,防水层方面,传统的SBS因为要热熔施工,动火作业,蓄冰槽中空间狭小,施工难度大,最后一种防水保温系统的缺点在于PVC防水卷材替代SBS卷材,其PVC卷材采用热熔焊接,虽整体防水搭接可靠,但由于PVC防水层与硬泡聚氨酯之间没有粘接,属于空铺,只是通过背部的固定垫片焊接,因此当PVC防水遇到外部的外力作用,尤其是安装盘管等冷凝设备过程中,极易对卷材造成破坏,从而导致防水失效。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防水,防水层破坏不影响保温效果,并能够提高蓄冰槽使用寿命的蓄冰槽的防水保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蓄冰槽的防水保温结构,其能够通过将硬泡聚氨酯保温层与喷涂聚脲复合防水层相结合,实现蓄冰槽的防水和保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冰槽的防水保温结构,所述防水保温结构包括: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靠近蓄冰槽的钢筋混凝土一侧,所述第二防水层靠近所述蓄冰槽的冷媒一侧;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
平整层,所述平整层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
过渡层,所述过渡层设置于所述平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是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灰浆层,所述第二防水层是聚脲弹性防水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厚度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是硬泡聚氨酯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0-100mm。
优选地,所述平整层是聚合物抗裂砂浆层,所述平整层的厚度为2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3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