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和移动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8187.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2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丽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板 本实用新型 移动充电器 充电结构 充电装置 外接口 太阳能利用率 预设 太阳能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和移动充电器,涉及太阳能的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多个太阳能板和外接口,其中,多个太阳能板用于通过外接口与负载相连,以充电结构为负载充电;其中,充电结构为两块太阳能板对接,且两块太阳能板对接后形成预设角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太阳能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和移动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新型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的是对太阳能,更是将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太阳能充电装置,太阳能充电主要是当其满足一定光照条件下,瞬间就可以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太阳能充电装置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人们在户外运动时或者没有市电的环境下用太阳能充电装置对手机、电脑等等用电装置进行充电。相关技术中,太阳能板呈现平面结构接收太阳能来为用电装置充电,太阳能板接受太阳光的能力不同,致使太阳能板的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充电装置和移动充电器,可以通过充电结构为两块太阳能板对接,且两块太阳能板对接后形成预设角度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外接口与负载相连,为负载充电,能够提升太阳能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多个太阳能板和外接口,其中,所述多个太阳能板用于通过所述外接口与负载相连,以充电结构为所述负载充电;其中,所述充电结构为两块太阳能板对接,且所述两块太阳能板对接后形成预设角度。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根据太阳光的强度设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多个太阳能板与所述接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用于显示储能模块中的电量、充电状态、放电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内接口和电池,所述内接口与所述电池可拆卸的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外侧,以便于所述充电装置能够随身携带。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内接口安装在所述内壳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壳为抽屉推拉式内壳。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接口为USB接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充电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可以通过充电结构为两块太阳能板对接,且两块太阳能板对接后形成预设角度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外接口与负载相连,为负载充电,能够提升太阳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8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