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4331.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潘智鹏;陈红兵;卢进登;尹光霞;吴思;林志颖;周静怡;何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慢滤池 出水口处 生物慢滤装置 滤水处理系统 反冲洗装置 依次连通 出水管 分流管 进水管 进水口 出水 滤池 本实用新型 反冲洗时 反冲洗 达标 保证 | ||
1.一种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生物慢滤装置(1)和第二生物慢滤装置(2),所述第一生物慢滤装置(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1)、第一生物慢滤池(12)和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反冲洗装置(14),所述第一出水管(13)设有第一出水阀(15),所述第二生物慢滤装置(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水管(21)、第二生物慢滤池(22)和第二出水管(23),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出水口处设有第二反冲洗装置(24),所述第二出水管(23)设有第二出水阀(25),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分流管(16)与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出水口处设有第二分流管(26)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与第二生物慢滤池(22)内均设有多层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冲洗装置(1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出水口处的第一反冲洗管,所述第一反冲洗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冲洗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冲洗管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一反冲洗水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冲洗装置(2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出水口处的第二反冲洗管,所述第二反冲洗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冲洗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冲洗管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二反冲洗水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装置和第二生物慢滤装置通过进水总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11) 与第二进水管(21)均与所述进水总管(3)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砾石承托层、棕垫层、和石英砂过滤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11)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内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内石英砂过滤层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进水管(21)位于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内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内石英砂过滤层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慢滤池(12)与所述第二生物慢滤池(22)上方均设有防止池体上部溢流的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一端与相应的池体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21)、第一分流管(16)和第二分流管(26)上均设有用于开闭的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43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模块化组合型填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