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胶尖切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1386.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厉祯;沈敏华;忻文雷;周晓燕;何燕萍;李耀俊;黄伟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5/50 | 分类号: | A61C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陆盛菊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头 针体 连接杆 连接体 测压 手柄 牙胶尖切断器 本实用新型 弧形刀刃 四周侧壁 中心对称 侧面 夹角为 刻度线 钝角 弯处 锥状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牙胶尖切断器。它包括刀头、连接体、手柄、测压针;所述刀头的一端向一侧弯曲并在内弯处形成弧形刀刃,所述刀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刀头的一端中心对称;所述连接体由2根夹角呈120~160度的第一连接杆相连为一体构成,所述刀头的中部侧面与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所述测压针由第二连接杆与针体相连而成,所述测压针的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测压针的针体呈锥状且所述针体的侧面设有一平面,所述针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针体的四周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医疗器械,特别是公开一种牙胶尖切断器。
背景技术
在口腔门诊治疗中,根管充填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应用牙胶尖充填侧压法是国内普遍的充填方法,医生往往通过非专用工具加热、烫断多余的牙胶尖,往往因为工具不合适或者温度掌握不准,在取出工具时同时把牙胶尖一并粘出,造成治疗失败,特别是多根牙根充完牙胶尖需要多次操作,无法一次截断多根、加热后的器械容易烫伤粘膜组织,造成患者不必要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使用快速、免加热、防止牙胶尖被器械沾出的牙胶尖切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牙胶尖切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连接体、手柄、测压针;所述刀头的一端向一侧弯曲并在内弯处形成弧形刀刃,所述刀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刀头的一端中心对称;所述连接体由2根夹角呈120~160度的第一连接杆相连为一体构成,所述刀头的中部侧面与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所述测压针由第二连接杆与针体相连而成,所述测压针的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测压针的针体呈锥状且所述针体的侧面设有一平面,所述针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针体的四周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刀头的整体呈“S”型,所述刀头两端之间的距离为4~6mm。
所述测压针的针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所述针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170度,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线与所述手柄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针体的长度为21mm~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刀头的两端向侧面相对反向弯曲,能方便切断髓腔内根管口处牙胶尖多余段,而且一次能截断多根管牙胶尖,不用加热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烫伤,所述测压针能提供直观长度提醒,针体的侧面设有一平面增大侧压效率,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头;2、连接体;3、手柄;4、测压针;5、刀刃;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针体;9、平面;10、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刀头1、连接体2、手柄3、测压针4;所述刀头1的一端向一侧弯曲并在内弯处形成弧形刀刃5,所述刀头1的另一端与所述刀头1的一端中心对称;所述刀头1的整体呈“S”型,所述刀头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4~6mm。所述连接体由2根夹角呈120~160度的第一连接杆6相连为一体构成,所述刀头1的中部侧面与所述连接体2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体2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3的一端相连;所述测压针4由第二连接杆7与针体8相连而成,所述针体的长度为21mm~25mm。所述测压针4的第二连接杆7的端部与所述手柄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测压针4的针体8呈锥状且所述针体8的侧面设有一平面9,所述针体8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针体8的四周侧壁上设有刻度线10。所述测压针4的针体8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针体8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170度,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中心线与所述手柄3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1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