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压焦化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9963.5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韩爽;王宗贤;于志敏;陈坤;王丽涛;郭爱军;崔晨曦;刘贺;鄂宇恒;张浩然;王路海;张艳梅;张东明;刘银东;许倩;卢竟蔓;毕秦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C10B55/00;C10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接收器 冷凝器 蒸馏室 焦化反应 釜盖 出料管线 进料管 开口端 带压 阀门 本实用新型 反应釜内部 焦化反应器 单独使用 底部连接 管线连接 管状结构 罐状结构 贯通连接 两端开口 密闭连接 内部中空 提高装置 液体产物 液相产物 一端开口 螺栓 石油焦 温度计 压力计 焦化 穿过 外部 加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压焦化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冷凝器和接收器;反应釜一端为开口端,釜盖与反应釜开口端通过螺栓密闭连接,进料管和温度计穿过釜盖并置于反应釜内部,反应釜外部进料管上设置第一阀门;釜盖上方固定连接内部中空的蒸馏室,蒸馏室与反应釜贯通连接,蒸馏室上设有压力计;接收器为一端开口的罐状结构,接收器底部连接出料管线,出料管线上设置第二阀门;冷凝器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冷凝器两端通过管线连接蒸馏室和接收器,冷凝器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本装置克服了单独使用反应釜进行焦化反应时,石油焦产物和液体产物分离困难的缺点,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液相产物,也加深了焦化反应器内的焦化深度,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高压化学反应所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焦化反应的带压焦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焦化反应是指重质油(如重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甚至土沥青等)在500 ℃左右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深度的裂解和缩合反应,产生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石油焦的过程。焦化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加热破坏、加工渣油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得到石油焦、汽油、轻柴油、裂化馏分油、和气体。产品焦炭可作高炉冶炼的燃料,也可用于铸造、有色金属冶炼、制造水煤气;可用于制造生产合成氨的发生炉煤气,也可用来制造电石,以获得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轻化学产品经过回收、加工获得煤焦油,粗苯精制加工和深度加工后,可以制取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
焦化过程是一种分解和缩合的综合过程,传统的焦化反应过程一般使用焦化反应装置,但是在分离液相产物的时候操作难度较大、安全性较差且容易受到温度、压力的影响,导致焦化深度不足。焦化反应压力是控制焦化深度,影响焦化液体产物分布的重要参数,在压力升高条件下,焦化裂解产物沸程升高,延长了组分在焦化反应釜中的停留时间,致使焦化深度增加,焦化蜡油馏分减少、汽柴比增加,为增加焦化装置经济性提供可能,但传统焦化反应装置无法承压,难以根据工艺条件控制反应压力,无法实现以反应压力为变量的焦化实验研究。传统的焦化反应装置气密性较差,焦化反应产物损失量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差。焦化反应装置的产物冷凝系统是保证焦化液相产物富集的关键部件,焦化液相产物以气态形式出反应釜,必须经过冷凝系统冷凝为液态才能被接收器接收,传统焦化反应装置没有对冷凝管等冷凝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存在冷凝不充分,富集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压焦化反应釜,该反应釜既方便获取不同温度下的液相产物,又方便液相产物的流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带压焦化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冷凝器和接收器;所述反应釜,其一端为开口端,釜盖与所述反应釜开口端通过螺栓密闭连接,进料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釜盖并置于反应釜内部,温度计的一端穿过所述釜盖并置于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外部的进料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釜盖上方固定连接一个内部中空的蒸馏室,所述蒸馏室与反应釜贯通连接,所述蒸馏室上设有压力计;所述接收器为一端开口的罐状结构,所述接收器底部连接出料管线,所述出料管线上设置第二阀门;所述接收器上端设置阀门;所述冷凝器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冷凝器两端通过管线连接蒸馏室和接收器,所述冷凝器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所述冷凝器与蒸馏室相连的一端高于冷凝器与接收器相连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材质为304、304L、316、316L奥氏体不锈钢,或者1Cr13、2Cr13马氏体不锈钢,或者1Cr17Ni2铁素体不锈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与水平面30°角。
优选的,所述釜盖厚度为20mm。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深度为190mm,内径为39mm,外径为45mm。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设置于反应釜内部的长度为100mm,所述温度计设置于反应釜内部的长度为175mm。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长度为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9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