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7981.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军;钟任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1/32;H0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微控制单元 波峰位置 后级驱动 逆变系统 前级驱动 输出单元 电源 逆变功率管 升压功率 输出稳定 依次连接 调制度 采样 平滑 前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前级驱动、前级升压功率管、后级驱动、后级逆变功率管以及输出单元,其进一步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输出单元连接、前级驱动和后级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波峰位置采样,但在此时不做任何调整,而是等到180度时再做调制度的调整,因此,90度的波峰位置比较平滑,输出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系统。
背景技术
逆变器采用每周期采样,并调整调制度,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传统的逆变器在波峰位置采样,并在波峰位置调整调制度,这样就会产生波峰位置的撕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系统,解决了现有逆变器在波峰位置发生撕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变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前级驱动、前级升压功率管、后级驱动、后级逆变功率管以及输出单元,其进一步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输出单元连接、前级驱动和后级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进一步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设置在后级逆变功率管和输出单元之间。
所述述微控制单元为HYM8F028C6.
所述前级驱动采用MIC4452。
所述后级驱动采用IR2110S。
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以及电容,所述电容设置在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波峰位置采样,但在此时不做任何调整,而是等到180度时再做调制度的调整,因此,90度的波峰位置比较平滑,输出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系统中前级驱动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1、前级驱动2、前级升压功率管3、后级驱动4、后级逆变功率管5以及输出单元6,其进一步包括微控制单元7,微控制单元7分别与电源1、输出单元6连接、前级驱动2和后级驱动4连接。
进一步包括滤波单元8,滤波单元8设置在后级逆变功率管5和输出单元6之间,滤波单元8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以及电容,电容设置在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之间,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均采用1.2MM的铜线,绕制电感量1.5mH即可,电容选择为10UF。
微控制单元7为HYM8F028C6,时钟频率60MHz,内部集成2路运放,1路比较器,12位的AD,3路16位互补输出PWM,所以,使用HYM8F028C6的2路互补PWM来实现逆变大大降低了代码编写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
如图2所示,前级驱动2采用MIC4452,MIC4452驱动能力强,可达12A,输出稳定。
后级驱动4采用IR2110S,美国IR公司生产的IR2110驱动器兼有光耦隔离(体积小)和电磁隔离(速度快)的优点,是中小功率变换装置中驱动器件的首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7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混合型MMC的阀组级联运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