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循环瓣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4897.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寅鹏;张金山;柯国土;刘兴民;范月容;石辰蕾;衣大勇;姚成志;郭志家;彭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27/0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循环 瓣阀 支撑臂 阀瓣 阀体 本实用新型 配重块 喷水嘴 活动连接 检修方便 即时性 水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瓣阀系统,该系统包括自然循环瓣阀和喷水嘴管,该自然循环瓣阀包括阀体、支座、支撑臂、配重块和阀瓣,阀瓣位于支撑臂顶部,配重块置于支撑臂底部,支撑臂与支座活动连接,支座与阀体固定连接,喷水嘴管用于产生水柱,以将阀瓣推向阀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检修方便且满足关闭的可靠性和开启的即时性的自然循环瓣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瓣阀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水力关闭非能动打开自然循环瓣阀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瓣阀安装在泳池式反应堆堆芯容器上,可以联通容器内外部的流体,池式反应堆在反应时需保证空间密闭,停堆后需排出堆芯余热,因此需要设置瓣阀以达到此效果。现有瓣阀技术大多为依靠电动等外力或需操作员操作等能动装置,不仅耗时耗力耗人,还易发生散热不及时的情况;现有非能动的瓣阀装置适用于内部压力大外部压力小的情况,不适用于池式反应堆,且结构复杂,调试繁杂。池式反应堆正常工作情况下,堆芯容器内部压力低于阀瓣外部水池内液体压力的工作环境,因此,发明一个适用于池式反应堆正常工作情况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水力关闭、非能动打开的自然循环瓣阀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满足关闭的可靠性和开启的即时性的自然循环瓣阀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然循环瓣阀系统,该自然循环瓣阀系统包括自然循环瓣阀和喷水嘴管,该自然循环瓣阀包括阀体、支座、支撑臂、配重块和活动阀瓣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动阀瓣组件位于支撑臂顶部,活动阀瓣组件与支撑臂固定连接,配重块置于支撑臂底部,支撑臂与支座活动连接,支座与阀体固定连接,喷水嘴管用于产生水柱,以将活动阀瓣组件推向阀体。
进一步,所述活动阀瓣组件包括盖板、阀瓣和弹簧,所述盖板与阀瓣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动阀瓣组件中,支撑臂与阀瓣为固定连接,支撑臂与盖板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动阀瓣组件中,支撑臂与盖板为固定连接,所述阀瓣上设置有一与支撑臂顶端配合可活动的支撑体。
进一步,所述喷水嘴管固定在支座上或固定在所述自然循环瓣阀的周围结构件上。
进一步,所述喷水嘴管为水泵出口管路引出的支管的管嘴,该水泵用于给堆芯容器内部冷却水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配重块在支撑臂底部的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所述支撑臂为弓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然循环瓣阀系统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检修方便且满足关闭的可靠性和开启的即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然循环瓣阀的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然循环瓣阀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阀体 2—阀座 3—阀瓣 4—弹簧 5—盖板
6—喷水管嘴 7—支撑臂 8—转轴 9—配重块 10—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4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密闭阀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药口的铸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