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河水固体废弃物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7981.1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7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苏秋实;台圣伟;陈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秋实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29/50;B01D29/64;B01D29/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底板 固体废弃物 支撑板两侧 过滤装置 短连杆 长杆 竖杆 凸柱 固定连接横梁 河水 本实用新型 铰接连杆 立柱端部 固定的 支撑板 横梁 滤槽 圆环 环保 对称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河水固体废弃物过滤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杆一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均与连杆二和连杆三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板两侧中间位置的短连杆一铰接,两个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杆四中间位置的凸柱一上,两个所述连杆四的一端的凸柱二分别与所述支撑板两侧端部固定的短连杆二铰接,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一组滤槽,两个所述连杆四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接在长杆的两端,所述长杆穿过且铰接对称的立柱端部的圆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环保河水固体废弃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目前人们在对河水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时候一般是将废弃物进行人工打捞后进行处理,人工打捞废弃物耗时耗力,且废弃物分散,打捞起来极为不方便,目前缺少一种可以将废弃物集中过滤后打捞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河水固体废弃物过滤装置,方便对河水固体废弃物的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环保河水固体废弃物过滤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杆一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均与连杆二和连杆三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板两侧中间位置的短连杆一铰接,两个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杆四中间位置的凸柱一上,两个所述连杆四的一端的凸柱二分别与所述支撑板两侧端部固定的短连杆二铰接,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一组滤槽,两个所述连杆四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接在长杆的两端,所述长杆穿过且铰接对称的立柱端部的圆环,对称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还固定连接对称的防水气缸,对称的所述防水气缸的活塞杆分别穿过且固定连接圆杆两端的圆环,所述圆杆穿过连杆五一端的滑槽,所述连杆五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长杆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滤槽有个,所述防水气缸的型号为BSC50X100-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对河水内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过滤时,将本装置放入河水中,打开防水气缸,防水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圆杆上移,圆杆穿过连杆五的滑槽,圆杆上移驱动连杆五一端向上摆动,带动长杆转动,使长杆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杆四摆动,带动连杆三、连杆二和连杆三摆动,最终带动与连杆四铰接的支撑板的一侧下移,支撑板的另一侧倾斜上移,气缸的输出轴达到最长时,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达到最大,滤槽跟随支撑板摆动倾斜,保持此状态不动,将河水中的固体废弃物过滤,废弃物留在滤槽内,河水从滤槽的通孔流出,待滤槽内的空间废弃物装满后,控制防水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圆杆下降,使连杆五一端反向摆动,带动长杆转动,使连杆四、连杆三、连杆二和连杆三反向摆动,带动支撑板和滤槽回位,支撑板和滤槽水平朝上,方便打捞废弃物。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以将废弃物集中在一起后打捞,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秋实,未经苏秋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7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太阳能促进水体溶解氧复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