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5083.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喆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髓损伤 术后恢复 枕垫本体 枕垫 本实用新型 湿度感应器 固定作用 内部填充 泡沫状 头颈 卧姿 压疮 粒子 医护 监测 外部 流动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包括枕垫本体,所述枕垫本体的内部填充的是可以流动的泡沫状粒子,所述枕垫本体的外部设有两个枕夹,其中一个枕夹上设有湿度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调节高矮和形状,从而对头颈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同时还能监测头颈附近的温湿度防止产生压疮,另外还能提醒医护人员帮助患者改变卧姿,因此是一种专门针对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枕垫,尤其是一种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
背景技术
颈椎骨折、颈髓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伤/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不正确的卧位与姿势及有可能导致二次损伤而加重病情。所以对此类患者头颈部位置的摆放要求极高。
颈髓损伤患者植物神经系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丧失调节和适应能力,时常出现高热(40℃以上)。此外,患者由于感觉障碍,不能感受到皮肤受压损害所造成的疼痛,同时由于失神经支配,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降低,故比正常者更容易发生压疮。而压疮形成主要原因是局部长期受压以及潮湿和温度变化,所以为避免此类患者发生头枕部压疮,变换卧位与避免局部潮湿和高温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枕垫主要用以提高舒适度,减轻疲劳感,无法根据患者的卧位变换而随时调整形状。而在温度和湿度控制方面,目前主要是依靠医护人员定时去查看,或对患者头枕附近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预估,如果发现湿度大,温度偏高,则对枕垫进行更换或帮助患者改换体位,操作起来极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且能监测头颈附近的温湿度变化以及提醒医护人员协助患者改变卧姿的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枕垫。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包括枕垫本体,所述枕垫本体的内部填充的是可以流动的泡沫状粒子,所述枕垫本体的外部设有两个枕夹,其中一个枕夹上设有湿度感应器。
所述其中一个枕夹上还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温度计。
所述其中一个枕夹上还设有定时器。
所述枕垫本体的两端设有扣带。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调节高矮和形状,从而对头颈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同时还能监测头颈附近的温湿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协助助患者改变卧姿,预防枕部压疮的发生。因此是一种专门针对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枕垫,包括枕垫本体1,所述枕垫本体1的内部填充的是可以流动的泡沫状粒子,所述枕垫本体1的外部设有两个用于防止泡沫状粒子流动的枕夹2。该结构可以根据患者卧姿随时调节枕垫的高矮和形状,从而起到更好的固定头颈作用。例如仰卧时,根据患者体型将枕垫中的泡沫状粒子推向两侧,将患者头颈置于枕垫中部,使其头颈躯干保持同一水平,然后用两个枕夹2夹住患者头颈两侧端的枕垫,防止泡沫状粒子向中间流动,由于枕垫两端明显高于中部,从而能对患者头颈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并有效防止了头颈部的左右旋转。当侧卧时,松下枕夹2,将泡沫状粒子推至翻身对侧的枕垫一端,使患者头颈后部的枕垫明显高于耳面前部的枕垫,然后再用枕夹2固定,从而避免头颈后仰过伸。如此操作一次到位,固定稳妥,避免了多次调整搬动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而加重病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未经武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5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