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震支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3374.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汪贺平;吴志峰;陈平;翁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支座 模组件 上模 下模 模具 本实用新型 产品生产成本 胶料硫化 受热 成型腔 加热油 预热 硫化 隔震 胶料 油路 加热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模具,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中模组件,上模、下模和中模组件配合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中模组件内部具有用于加热油通过的油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中中模组件可以与上模、下模共同对胶料进行加热,保证胶料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以大幅度的缩短预热、硫化时间,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建筑隔震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橡胶隔震支座在建筑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隔震支座能够阻止房屋、桥梁下部的震动传递给上部结构,虚弱震感。
隔震支座通常采用模具成型,现有的硫化模具一般采用的是通过硫化设备在上下模具表面加热,但是此种方式容易导致硫化过程中受热不均,产品硫化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硫化程度不均,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得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的隔震支座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使得硫化过程受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震支座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中模组件,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中模组件配合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所述中模组件内部具有用于加热油通过的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中模组件由四块子模首尾依次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子模包括中模本体和与所述中模本体可拆卸连接的中模调节板。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中模本体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子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中模本体包括弯曲部和分别设于所述弯曲部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弯曲部上设有加热油进口和加热油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模本体上设有多对盖板组件,每一对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中模本体之间形成一个油腔,多个所述油腔依次连通以形成所述子油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四个卡紧件,所述卡紧件用于卡紧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模。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上卡座和盖设于所述上卡座上方的封板,所述上卡座用于限制所述中模组件与四个所述卡紧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卡座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的底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环形结构所围绕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上述隔震支座模具时,首先将加热油通入中模组件内部形成的油路中,同时使用硫化设备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以对模具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后,将胶料注入隔震支座成型腔内部,上、下模以及中模组件继续对隔震支座成型腔中的胶料进行加热,直至产品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中的中模组件具有加热油通过的油路,使得中模组件可以与上模、下模共同对胶料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能够保证胶料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对胶料进行多方位的加热,不会出现上层和下层硫化程度高于中层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通过全方位的加热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模具预热时间,使得模具的预热时间由3至4小时缩短到1小时,同时能够将硫化时间缩短1/3以上,使得胶料快速进行硫化,有效的提高了隔震支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3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膜的多模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前模吹气顶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