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光功能的智能开关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1394.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丛祥旭;刘禹成;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23/04;F21V23/00;F21V15/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补光照明装置 安装槽孔 紧固通孔 智能开关 智能开关壳体 自动补光功能 本实用新型 紧固螺栓 自动控制装置 辅助安装 感应开关 信号控制 照明装置 自动产生 螺钉 电连接 内壳体 补光 加工 连通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开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补光功能的智能开关壳体,包括外壳体;外壳体通过螺钉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外壳体后端面上加工有若干组安装槽孔,每组安装槽孔与一组紧固通孔连通,紧固通孔加工在外壳体的侧面上,安装槽孔内设置有补光照明装置,紧固通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补光照明装置固定连接,补光照明装置还与一组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开关外壳体后端面上设置补光照明装置,在智能开关安装时通过感应开关盒内的光线,自动产生信号控制不光照明装置自动进行补光,辅助安装工人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补光功能的智能开关壳体。
背景技术
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开关控制又称BANG-BANG控制,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因此在许多家用电器和照明灯具的控制中被采用。但常规的开关控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节能的要求。
常规的开关控制方式在控制周期内,其控制量只有二个状态,要么接通,为一个固定常数值、要么断开,控制量为零,这样固定不变的控制模式缺乏人工开关控制的特点,人工开关控制过程中,人要根据误差及误差变化趋势来来选择不同的开关控制策略,例如在一个控制周期T内,控制量输出的时间根据需要是可调的。这种以人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根据实际误差变化规律及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惯性,纯滞后及扰动等特性,按一定的模式选择不同控制策略的开关控制称为智能开关控制;
目前的智能开关主要是通过程序控制取代了常规开关的触碰式开关,而智能开关由于其自身的智能性能无需安装在可见墙壁上,而智能开关在安装时由于安装在没有光亮的开关盒内,开关盒向镶嵌在墙体内,安装工人需要自己手持照明装置找准螺纹对接关系,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补光功能的智能开关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开关外壳体后端面上设置补光照明装置,在智能开关安装时通过感应开关盒内的光线,自动产生信号控制不光照明装置自动进行补光,辅助安装工人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补光功能的智能开关壳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补光照明装置;所述外壳体上加工有固定沉孔,所述内壳体上与所述固定沉孔位置对应处加工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外壳体通过螺钉与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螺钉设置在所述固定沉孔内并与所述固定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沉孔顶部还设置有沉孔遮挡装置;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安装槽,所述外壳体后端面上加工有若干组安装槽孔,每组所述安装槽孔与一组紧固通孔连通,所述紧固通孔加工在所述外壳体的侧面上,所述安装槽孔内设置有补光照明装置,所述紧固通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补光照明装置还与一组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孔遮挡装置为若干组橡胶遮挡盖,所述橡胶遮挡盖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沉孔数量相同,且所述橡胶遮挡盖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加工有与所述连接杆尺寸相同的连接杆槽。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一组光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加工的放置槽内,所述PLC控制器还与所述补光照明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有照明灯板,所述照明灯板外端设置有灯罩,所述照明灯板上还设置有一组LED灯珠,所述照明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开关外壳体后端面上设置补光照明装置,在智能开关安装时通过感应开关盒内的光线,自动产生信号控制不光照明装置自动进行补光,辅助安装工人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1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图案低功率的振镜激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