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车把转铃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7695.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四海亨通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铃 车把 旋转轴承 本实用新型 固定套 连接杆 打锤 滑槽 滑块 上套 外壁 铃声 自行车 固定块套 均匀排布 内壁两侧 右侧外壁 噪声污染 震动频率 左侧外壁 外侧壁 外齿圈 内壁 时长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车把转铃,包括车把,所述车把的外侧壁上套设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左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上均匀排布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打锤,所述旋转轴承的内壁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车把外壁上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左侧设有转铃盖,所述转铃盖通过固定块套设在车把上,所述转铃盖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声片,所述打锤与声片相接触,所述旋转轴承的右侧外壁上套设有外齿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提高了转铃的使用时长,同时震动频率的改变,使得转铃所发出的铃声也会有所不同,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调节转铃的铃声,避免噪声污染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把转铃。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车铃种类较多,包括拨动车铃及车把转铃,拨动车铃径向安装在车把上,采用的是套环固定,发声效果一般,外观一般,并容易被盗;车把转铃是同轴安装在车把上,外观较好,发声较好,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经检索,授权号为CN2064371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车把转铃,包括转铃盖、转铃把、转铃座,转铃座同轴安装在车把上,在转铃座前端的车把上同轴安装转铃盖,在转铃座后部同轴安装转铃把,转铃把在转铃座上自由同轴转动,在转铃盖部位的转铃座上固装打锤,在转铃把的前端设置有转铃拨叉,转动转铃把时其转铃拨叉拨动打锤,打锤对转铃盖敲击发出铃声,所述转铃座前部车把上同轴安装转铃盖及转铃座后部同轴安装转铃把的安装方式均采用嵌装槽式结构。本转铃在转铃盖与车把的同轴连接方面,采用的是径向的弹性嵌装槽结构,不但提高了转铃盖与车把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工艺安装效率,安装快速、可靠,且加工方便。
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把转铃不足之处:铃盖内部设置的打锤均是通过弹簧的拉动实现铃盖与打锤接触发声的,弹簧损坏时,则转铃便无法使用,并且所发出的铃声频率无法调节,实用性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车把转铃,通过内齿圈与外齿圈的啮合作用实现旋转,使打锤不断地撞击转铃盖内的声片,从而出现铃声的优点,解决了铃盖内部设置的打锤均是通过弹簧的拉动实现铃盖与打锤接触发声的,弹簧损坏时,则转铃便无法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的车把转铃,包括车把、挡板,所述车把的外侧壁上套设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左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上均匀排布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打锤,所述旋转轴承的内壁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车把外壁上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左侧设有转铃盖,所述转铃盖通过固定块套设在车把上,所述转铃盖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声片,所述打锤与声片相接触,所述旋转轴承的右侧外壁上套设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外侧啮合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右侧连接推柄,所述推柄的右侧设有转铃把,所述转铃把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承、推柄均与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弹簧,所述滑块在滑槽内的移动距离为2-3c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焊接在车把外壁上,所述转铃盖与固定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外齿圈一体成型且均焊接在旋转轴承上。
进一步的,所述打锤的左端均呈倾斜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旋转轴承可通过内齿圈与外齿圈的啮合作用实现旋转,转铃把在受外力旋转时,带动内齿圈旋转,内齿圈带动外齿圈旋转,从而使旋转轴承外壁上的固定套旋转,固定套带动连接杆转动,最后使打锤不断地撞击转铃盖内的声片,从而出现铃声用于提醒车辆安全,使用简单,摒弃了传统弹簧带动打锤敲击转铃盖的结构,使用效果好,同时延长了转铃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四海亨通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四海亨通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7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尾座背垫及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休闲型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