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0772.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锡;张明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本光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2;C12M1/36;C12M1/34;C12M1/38;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祝诗洋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容器 微生物培养装置 送水管路 溢流管道 外置式 除臭 回流管路 菌活性 液出口 污水处理过程 影响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规模化生产 圆筒形结构 可生化性 连续培养 生产效率 数量减少 单向式 进水口 密封盖 曝气器 污泥泵 阀门 内壁 上型 微生物 发酵 出口 | ||
一种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培养容器、密封盖,在培养容器的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在培养容器的另一侧设有溢流管道,在培养容器底部设有曝气器,在培养容器底部设有菌活性液出口管路和内回流管路,菌活性液出口管路通过污泥泵与送水管路连接,内回流管路一端位于培养容器内壁底部,另一端与送水管路连接,溢流管道出口与送水管路连接,在溢流管道上设有单向式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可实现连续培养发酵,解决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导致的可生化性差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随之增强。人们已认识到污水和污泥所带来的恶臭已对生活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环境保护的工作势在必行。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污水厂附近区域产生的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改善其空间及周围的环境质量。恶臭污染的防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除臭技术与系统的开发运用及工程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预防污染扩大与蔓延的趋势,改善了空气的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目前,常见的除臭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物法。物化法包括吸附法、化学吸收法、离子法;生物法主要是收集式生物过滤法。但是上述技术主要存在的缺陷是:先产生臭气后再进行处理,所以导致除臭率不够理想,产生二次污染,运行费用高。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地上型外置式培养装置培养的微生物投加到生化池并经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入水口,实现从源头治理除臭的效果,实现整个污水厂无臭气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培养容器,在培养容器顶部设有密封盖,在培养容器的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在培养容器的另一侧设有溢流管道,在距培养容器底部10-15cm设有曝气器,在与溢流管道同侧的培养容器底部设有菌活性液出口管路,菌活性液出口管路通过污泥泵与送水管路连接,在培养容器底部还设有内回流管路,内回流管路一端位于培养容器内壁底部用于搅拌,另一端通过阀门与送水管路连接,溢流管道出口与送水管路连接,在溢流管道上设有单向式阀门用于排气。
进一步的,在培养容器的一侧还设有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温度、DO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回流管路出口贴合培养容器内壁底部,使菌活性液在培养容器内形成漩涡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装置上还设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请求保护带有上述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在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曝气池、一沉池、生化池、二沉池和脱水房,所述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送水管路与生化池连接,所述二沉池上设有两支回流管路,一支回流管路与格栅连接,另一支回流管路与地上型外置式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可直接设置在地上应用于污水处理厂进行臭气处理达到全厂无臭效果,无需污水处理厂停产或重新安装配套处理设备,不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在处理臭气方面,改变了现有污水处理厂先产生臭气后过滤处理的模式,从源头开始除臭(防止产生臭气),解决传统除臭技术中的臭气收集、需加盖面积庞大等问题,节省输送环节,减少基建费、运行费,运行管理简便。本实用新型微生物培养装置可以定期增加除臭微生物,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本光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本光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0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豆瓣的发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培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