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助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6055.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熊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佳莱知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H03H11/12;H03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处理单元 入睡 前级放大电路 音乐播放设备 本实用新型 播放音乐 带阻滤波 助眠 电路 增益放大电路 脑电波检测 脑电波信号 自动停止 智能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助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的A/D转换单元和音乐播放设备,与A/D转换单元相连接的前端处理单元,以及与前端处理单元相连接的脑电波检测单元;所述前端处理单元包括前级放大电路,与前级放大电路相连接的带阻滤波电路,以及与带阻滤波电路相连接的增益放大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人的脑电波信号来判断人是否入睡,当人没有入睡时则控制音乐播放设备播放音乐,以引导人快速入睡;当人入睡后则自动停止播放音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助眠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世卫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是高达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据2006年我国6个城市调查报告显示,城市人发生失眠的比重高达57%,并引发多种疾病而形成恶性循环。传统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服用助眠药,助眠药物会造成一系列副作用,比如白天犯困,甚至出现梦游等异常行为。因此,如何解决失眠问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助眠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智能助眠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的A/D转换单元和音乐播放设备,与A/D转换单元相连接的前端处理单元,以及与前端处理单元相连接的脑电波检测单元;所述前端处理单元包括前级放大电路,与前级放大电路相连接的带阻滤波电路,以及与带阻滤波电路相连接的增益放大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包括处理芯片U,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RG1管脚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5后与处理芯片U的RG2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串接在处理芯片U的RG1管脚和RG2管脚之间的电阻R3,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正极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带阻滤波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阻R2;所述处理芯片U的+IN管脚和-IN管脚均与脑电波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其+VS管脚和-VS管脚均接电源。
所述带阻滤波电路包括放大器P1,放大器P2,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6,正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容C3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容C5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4,P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串接在放大器P1的输出端和正极之间的电阻R8,以及一端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接地的电阻R10;放大器P2的负极与其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增益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与电阻R10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
所述增益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P3,串接在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放大器P3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11,P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A/D转换单元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6,与电容C6相并联的电阻R13,串接在放大器P3的负极和电容C6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12。
所述处理芯片U为AD620AN集成芯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人的脑电波信号来判断人是否入睡,当人没有入睡时则控制音乐播放设备播放音乐,以引导人快速入睡;当人入睡后则自动停止播放音乐。
(2)本实用新型可以消除因呼吸等引起的基线漂移,并且可以消除外界的工频干扰信号,从而提高音乐播放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处理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佳莱知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佳莱知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6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调音睡眠引导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堵吸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