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5123.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楚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地址: | 5506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木组合墙体 本实用新型 竹圆筒夹心 外墙板 弹簧 两组 旋母 矩形连接杆 安全隐患 底部连接 间隔设置 抗冲击性 竖向荷载 圆筒轴心 支撑机构 偏移 抗侧力 内端面 内螺纹 内墙板 扇形体 外螺纹 支撑杆 支撑柱 保证 撑柱 墙骨 外壁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墙骨;每组所述扇形体的内端面均各通过两组所述弹簧与圆筒的外壁相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分别位于矩形连接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圆筒轴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旋母,且旋母的底部连接有一根所述撑柱。本实用新型保证当规格竹圆筒发生开裂时,其支撑机构及粗支撑杆和细支撑柱的支撑可保证规格竹圆筒开裂部位保持不动,不会发生偏移,使得不会大幅度的减弱规格竹圆筒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的长久使用,降低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板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目前所采用的墙体大多是以木质材料为主体框架,填充锯末、碎屑、稻草等农作物废弃物来制造的。例如,ZL200620167597.X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墙骨结构复合墙体,其是以木基结构板作外板而石膏板作内板,又在木基结构板和石膏板之间固定连接相间隔的多个竖直放置的木框架墙骨而形成空腔结构,在该空腔结构中装入建筑用裸面草板制成的。竹子因具有坚硬、柔韧、通直、抗压、抗拉、耐腐等多方面的特性,是理想的建筑材料。将竹材用于现代竹建筑的设计、结构和材料中,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一大亮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主题。
例如申请号201020673304.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内墙板、外墙板、规格竹圆筒和墙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骨框架内部为一空腔结构,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墙骨框架两侧,所述规格竹圆筒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具有以下优点:竹材的轴向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很高,墙体强重比高,竹木复合框架结构和竹筒竖向填充布置构造,使墙体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大大增强,进而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在抗台风、抗震地区的适用性。竹圆筒外壁的竹青部具有优异的天然耐水性,夹在墙板之间具有水汽防护作用。
基于上述,发明人发现,上述专利所设计的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在实际生活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规格竹圆筒本身存在发生开裂的可能性,且其开裂与气候、温湿程度有关,故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个别的规格竹圆筒易可能发生开裂,且规格竹圆筒的内外并无相应的支撑装置,导致规格竹圆筒开裂的部位可能发生向内或向外的偏移,因规格竹圆筒开裂并发生偏移后,其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大大减弱,导致墙体的承载性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以解决上述专利中的规格竹圆筒本身存在发生开裂的可能性,且其开裂与气候、温湿程度有关,故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个别的规格竹圆筒易可能发生开裂,且规格竹圆筒的内外并无相应的支撑装置,导致规格竹圆筒开裂的部位可能发生向内或向外的偏移,因规格竹圆筒开裂并发生偏移后,其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大大减弱,导致墙体的承载性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楚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楚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5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