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8793.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强;卢志舟;张文富;赵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91 | 分类号: | H01S3/091;H01S3/063;H01S3/067;H01S3/04;H01S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频 微环谐振腔 泵浦激光器 偏振控制器 温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 光学放大器 温度控制器 产生系统 封装壳体 输出波长 发生器 光孤子 并行光纤通信系统 微波光子学 波长一致 单模光纤 工作波长 光谱测量 片上集成 信号功率 依次连接 泵浦光 封装壳 高频率 体积小 封装 天文 体内 | ||
1.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包括泵浦激光器、光学放大器、偏振控制器和光频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控制器;
所述泵浦激光器、光学放大器、偏振控制器、光频梳发生器和温度控制器通过单模光纤依次连接;
所述泵浦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与所需产生的光频梳的波长一致,所述光学放大器的工作波长与所述泵浦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一致;
所述偏振控制器为能承受泵浦光信号功率的偏振控制器;
所述光频梳发生器包括封装壳体、微环谐振腔和温度调节器;微环谐振腔和温度调节器被封装在所述封装壳体内,微环谐振腔的工作温度通过设置在所述封装壳体外与所述温度调节器相连的温度控制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激光器为频率稳定、发射功率可调节的半导体窄线宽激光器,或者为频率稳定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谐振腔为上下话路型微环谐振腔,包括衬底、包层、第一直波导、第二直波导和环形波导;所述环形波导分别与第一直波导和第二直波导通过倏逝波进行耦合;所述第一直波导和第二直波导排列在环形波导两侧;所述第一直波导的两端分别为Input端口和Through端口;所述第二直波导的两端分别为Drop端口和Add端口;泵浦光信号从所述Input端口进入微环谐振腔,满足微环谐振腔谐振条件的频率从所述Drop端口输出,未完全耦合的泵浦光从所述Through端口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环谐振腔为直通型微环谐振腔,包括衬底、包层、直波导和环形波导;所述环形波导与直波导通过倏逝波进行耦合;所述直波导的两端分别为Input端口和Through端口;泵浦光信号从Input端口进入微环谐振腔,产生的光频梳信号和未完全耦合的泵浦光从Through端口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放大器为光纤放大器,或者为拉曼光纤放大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控制器为光纤偏振控制器或者玻片型偏振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为半导体制冷器或者表面金属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为与温度调节器相适配的半导体制冷器控制器或电流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8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隅介质以及基于该角隅介质的紧凑型激光器
- 下一篇:泵浦光源和ASE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