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9300.7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赵朋;蒋海涛;曹靖瑜;郭超;程智;刘义彬;董颖;梁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托环 堵漏 芯管 上端 短接 随钻 本实用新型 方向一致 间隙配合 施工作业 控制球 螺旋式 体内腔 倒角 通孔 下端 底部钻具组合 双螺旋式结构 单独设置 导向斜面 流通通道 中间设置 槽入口 导向斜 宽螺旋 圆筒体 钻井液 螺孔 螺纹 斜孔 运输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包括本体、上承托环、芯管、下承托环,本体为圆筒体,上端、下端带有螺纹,本体内腔下端有台阶,与下承托环间隙配合,在本体内腔上端有倒角,与上承托环的倒角间隙配合,上承托环内设置有使控制球通过的通孔,下承托环中间设置有螺孔,侧部单独设置有几个斜孔,上承托环与芯管之间固定连接,芯管采用双螺旋式结构,芯管上端铣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方向与上承托环上的通孔的方向一致,而且与宽螺旋槽入口的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保证施工作业控制球不会掉入底部钻具组合中;满足更多次堵漏施工作业。较常规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钻井液流通通道更大,更安全,便于工具的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深井、复杂井和特殊工艺井的数量逐年上升,而井漏问题是其钻井过程中十分棘手的难题,往往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严重的井漏会引发井壁坍塌、卡钻和井喷事故,甚至会使一口井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人们提出,应用了许多堵漏技术和方法,但是钻井井漏问题至今未能达到有效解决。
利用各种井下工具堵漏,不仅可以提高堵漏成功率和堵漏质量,还能缩短时间和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井漏情况下。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堵漏方法和工艺来选择相应的堵漏工具。如针对溶洞恶性井漏,国内外发展了波纹管、膨胀套管、跨式封隔器以及网袋水泥法等,对提高溶洞恶性井漏的封堵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可多次开关随钻旁通阀的使用,允许各种大颗粒堵漏剂的使用,能有效防止堵漏井下仪器和BHA钻具组合,从而大大降低了事故处理的风险和难度,节约了事故处理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缩短了钻井周期。
常规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虽然能满足施工要求,但其内腔要想存储更多的控制球,必须增大整体长度,不便于运输。另外常规常规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控制球是堆积在内腔中,经过多次开关后,流通面积会显著减小,可能产生截流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能有效保证在堵漏施工或钻进作业过程中,球不会掉入底部钻具组合,导致堵塞;同时较常规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储存空间更大,总体长度缩短,过流面积增加,有效保证正常钻进时钻井液所需的流通通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包括本体、上承托环、芯管、下承托环,本体为圆筒体,上端带有随钻堵漏循环短节钻杆连接的螺纹,下端带有与底部钻具组合连接的螺纹,本体内腔下端有台阶,与下承托环间隙配合,限制下承托环下行,在本体内腔上端有倒角,与上承托环的倒角间隙配合,限制上承托环下行,上承托环内设置有使控制球通过的通孔,下承托环中间设置有螺孔,侧部单独设置有几个斜孔,上承托环与芯管之间固定连接,下承托环与芯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三者构成了捕球短接的芯轴;芯管采用双螺旋式结构,其中一条宽螺旋槽为控制球下行通道,另一条窄螺旋槽为钻井液流通通道,芯管上端铣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方向与上承托环上的通孔的方向一致,而且与宽螺旋槽入口的方向一致,芯管中间设计有贯通孔,为钻井液流通通道。
所述上承托环的通孔为锥形通孔,在导向斜面一侧的通孔大些,方便控制球的下行。
所述控制球是指激发球和复位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施工作业控制球不会掉入底部钻具组合中;满足更多次堵漏施工作业。较常规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钻井液流通通道更大,更安全,便于工具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随钻堵漏阀捕球短接投球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9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电子标签植入的油管接箍
- 下一篇:一种大位移井减摩减扭组合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