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位碳材料吸附床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6763.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4;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5102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固定架 吸附床 气体产生装置 电源装置 曝气装置 阳极极板 阴极极板 再生装置 吸附剂填充 移动支撑架 材料吸附 碳材料 原位碳 正极 本实用新型 二次污染 负极连接 管道连接 原位再生 再生过程 控制器 板安装 吸附剂 插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碳材料吸附床再生装置,包括:移动支撑架、电源装置、电极固定架、气体产生装置、曝气装置、阳极极板、阴极极板、控制器、吸附床和吸附剂填充板,电极固定架安装在吸附床内,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在电极固定架上,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装置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电源装置和气体产生装置安装在移动支撑架上,吸附剂填充板安装在吸附床上且位于电极固定架下方,曝气装置安装在电极固定架的底部,曝气装置与气体产生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本原位碳材料吸附床再生装置,可以对碳材料吸附剂实施原位再生,并且避免了再生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原位碳材料吸附床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旨在净化受污染水的吸附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基于吸附技术的水净化设备也随之被广泛采用。其中碳材料,尤其活性炭是常见的吸附剂,但是当吸附剂达到其饱和吸附容量之后,吸附设备即失去了其除污功能,需要将活性炭吸附剂转移至专门机构再生或以危废物质处置。
公开号为CN12396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旁热型活性炭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该装置既能再生颗粒状炭,也能再生粉末状炭,且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易损件少。但是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仍然会影响环境,且发热体加热片容易损坏,更换频繁,操作时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原位碳材料吸附床再生装置,可以对碳材料吸附剂实施原位再生,节省了再生过程中的转移时间及费用,简化了操作过程,并且避免了再生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碳材料吸附床再生装置,包括:移动支撑架、电源装置、电极固定架、气体产生装置、曝气装置、阳极极板、阴极极板、控制器、吸附床和吸附剂填充板,所述电极固定架安装在吸附床内,所述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在电极固定架上,阳极极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装置的正极连接,阴极极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装置的负极连接,电源装置安装在移动支撑架上,气体产生装置安装在移动支撑架的底部,吸附剂填充板安装在吸附床上且位于电极固定架下方,曝气装置安装在电极固定架的底部,所述曝气装置与气体产生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控制器安装在曝气装置与气体产生装置之间连接的管道上,所述吸附床的左侧面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吸附床的右侧面下端设置有出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碳材料可以通过吸附剂填充板加入至吸附床中并进行吸附。当吸附剂吸附饱和需要再生时,开启电源,同时通过气体产生装置生产碳材料再生时需要的氧气,并经过曝气装置从吸附剂填充板的底部均匀曝气。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通电后,一方面直接将碳材料吸附剂所吸附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电化学的方式分解;另一方面,在诱导作用下,碳材料受到极化作用而一端带正点、一端带负电,形成微小电极,将碳材料吸附剂所吸附的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分解,从而实现碳材料吸附剂的再生。再生完成后,可以通过进水管输入冲洗水对再生后的碳材料吸附剂进行冲洗。由于采用电化学的方式分解使碳材料吸附剂所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因此避免了再生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曝气装置与气体产生装置之间安装的控制器可以控制计量气体流量与防止水体倒灌入气泵。
优选的,所述电极固定架由多个厚度小于1mm的开孔有机玻璃板平行设置后粘结制成,玻璃板表面均匀开有直径5mm的圆孔,相邻圆孔的水平和垂直圆心距为7mm,通过开孔的有机玻璃板作为极板固定架可以增强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碳材料吸附剂再生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为直流稳压稳流电源,所述电源装置上安装有防止过流的熔断保护器,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可以根据再生反应的进行自动实现电压和电流的调节,并且通过熔断保护器可以有效防止再生过程中电流过大导致电源烧坏。
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以方便移动支撑架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6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