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斜顶抗磨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6027.2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奥杰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顶机构 顶杆 耐磨环 耐磨块 顶块 抗磨损结构 顶块槽 滑孔 下模 斜顶 模具 本实用新型 滑动摩擦 滑动配合 滑块接触 摩擦损耗 耐磨性能 制品品质 滑动 穿伸 顶出 减小 内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斜顶抗磨损结构,包括下模和斜顶机构,所述斜顶机构包括顶块和顶杆,所述下模设有供所述顶杆穿伸的滑孔和供所述顶块滑动的顶块槽,所述滑孔内设有与所述顶杆滑动配合的耐磨环,所述顶块槽内壁设有与所述滑块接触的耐磨块。斜顶机构的顶杆和顶块分别与耐磨环和耐磨块滑动摩擦,由于耐磨环与耐磨块的耐磨性能,减小了它们与斜顶机构之间的摩擦损耗,使斜顶机构顶出动作更加稳定,保证制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斜顶抗磨损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注塑成型是指将热熔状态的塑胶材料高速地注入到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成型空间中,待塑胶材料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加工物品顶出,从而获得成型品的方法。
当需成型制品的斜顶较长且单薄,或倾斜角度较大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模具与斜顶相互磨损,模具供斜顶穿伸的滑孔与斜顶摩擦,将导致斜顶与滑孔之间的出现缝隙,斜顶在顶出动作时抖动,制品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斜顶抗磨损结构,其缓解了斜顶与模具之间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具斜顶抗磨损结构,包括下模和斜顶机构,所述斜顶机构包括顶块和顶杆,所述下模设有供所述顶杆穿伸的滑孔和供所述顶块滑动的顶块槽,所述滑孔内设有与所述顶杆滑动配合的耐磨环,所述顶块槽内壁设有与所述顶块接触的耐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顶机构的顶杆和顶块分别与耐磨环和耐磨块滑动摩擦,由于耐磨环与耐磨块的耐磨性能,减小了它们与斜顶机构之间的摩擦损耗,使斜顶机构顶出动作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环有两个,于滑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耐磨环与顶杆滑动配合,对顶杆起到定心作用的同时,使顶杆在滑孔内滑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块有两个,分别设于顶块槽内壁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块的两侧与耐磨块接触,进一步减小了顶块与顶块槽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环内壁与耐磨块外壁均设有碳化硅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硅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可降低模具热塑时对碳化硅涂层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斜顶机构还包括滑槽和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顶杆远离顶块的一端插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两侧设有转动杆,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杆配合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在向上顶出的同时水平移动,完成顶出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杆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块与顶杆可拆卸设置,在顶块过度磨损后可及时进行更换,而不用整个替换斜顶机构,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斜顶机构的顶杆和顶块分别与耐磨环和耐磨块滑动摩擦,由于耐磨环与耐磨块的耐磨性能,减小了它们与斜顶机构之间的摩擦损耗,使斜顶机构顶出动作更加稳定,保证制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顶机构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奥杰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奥杰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6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成型摩托车后连接板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