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帐篷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0965.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7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多宏;黄伟;吴轶群;孙媛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C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植骨区 帐篷 医疗器械技术 长方体形状 自攻式螺纹 倒置圆台 光滑柱体 螺纹结构 新骨形成 帐篷形状 支撑植骨 螺纹 盲孔 稳态 塌陷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帐篷钉,包括头部、体部和底部,所述头部为帐篷形状,所述体部连接在头部下方,连接处为上大小下的倒置圆台,所述底部设置于体部下方,底部为螺纹结构,所述头部上开有长方体形状的盲孔,所述体部为光滑柱体,所述底部螺纹为自攻式螺纹。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支撑植骨区的形态,防止植骨区塌陷变形,维持植骨区稳态环境,从而有利于新骨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帐篷钉。
背景技术
随着牙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牙种植体进行口腔功能重建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案。但临床上常常遇到牙槽骨缺损患者,特别是严重骨量不足患者,这样给种植修复带来挑战。通过骨增量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问题,目前较为常见的骨增量技术:引导骨再生技术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Onlay 植骨、牵张成骨术等。其中 GB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且效果可预期,其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较为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2.患者舒适度较其他骨增量技术要好;3.适用范围广,各种类型的骨缺损均可以使用。但传统GBR 技术由于屏障膜的机械强度差,对于空间的维持能力不够,仅可用于小范围骨缺损的患者,对于大范围骨缺损的病人,GBR 技术则需要配合使用钛网、钛膜来维持空间形态,但钛网、钛膜的应用常引起软组伤口裂开,植入膜暴露 (10%-70%),最终引起 GBR 技术的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帐篷钉,有利于支撑植骨区,固定屏障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帐篷钉,其特征是,包括头部、体部和底部,所述头部为帐篷形状,所述体部连接在头部下方,连接处为上大小下的倒置圆台,所述底部设置于体部下方,底部为螺纹结构,所述头部上开有长方体形状的盲孔,所述体部为光滑柱体,所述底部螺纹为自攻式螺纹。
进一步,所述盲孔的尺寸为1.2mm×1.2mm×2mm,所述尺寸的公差范围为±0.1mm,所述盲孔下方为锥形孔。
进一步,所述体部上端的直径比下端直长大0.1-0.2mm。
进一步,所述头部的直径为5.5-6.5mm,高度为2-3mm。
进一步,所述底部的长度为3-5mm,所述体部和底部的总长度为7-1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帐篷钉头部的盲孔,通过膜配适钉可以牢固的将屏障膜固定在帐篷钉上;
(2)不同长度规格适用于不同程度骨缺损患者使用;
(3) 帐篷钉顶端的方形盲孔为通用开口,可以使用种植系统螺丝刀或扳手进行植入或去除,不需要特定的螺丝刀或扳手;
(4)此帐篷钉稳定性好,可以代替钛、网钛膜,进行水平或垂直骨增量技术;
(5)帐篷钉有利于支撑植骨区的形态,防止植骨区塌陷变形,维持植骨区稳态环境,从而有利于新骨形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帐篷钉与膜配适钉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附图6为帐篷钉用于水平性骨缺失病症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帐篷钉用于垂直性骨缺失病症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帐篷钉用于混合性骨缺失病症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09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颌内置式矢状牵引成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螺钉连接结构的牙种植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