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双腔滴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7317.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龙爱华;杨广;王杰;邓晓雅;张沛;孟现勇;刘昀东;海洋;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外管 本实用新型 滴灌系统 水肥 滴灌带 混合腔 连通口 管壁 双腔 灌溉施肥 内管内腔 人力物力 相对封闭 滴管带 滴水口 可用 液肥 连通 施肥 农作物 铺设 灌溉 灵活 进口 种植 土地 | ||
1.一种双层双腔滴灌带,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特征在于:内管(1)和外管(2)呈管状,即内管(1)的两端开口分别为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外管(2)套设在内管(1)表面,且内管(1)和外管(2)围成相对封闭的水肥混合腔(3),所述内管(1)的管壁上设有连通口(1-1),该连通口(1-1)将内管内腔和水肥混合腔(3)连通,所述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液肥进口(2-1)和滴水口(2-2),滴灌水能够从内管(1)进水口(1-2)进入内管(1)内腔,并经过连通口(1-1)进入水肥混合腔(3),并在水肥混合腔(3)与外管(2)液肥进口(2-1)进入水肥混合腔(3)的液肥混合,最终从滴水口(2-2)滴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肥进口(2-1)至少设有一个,所述连通口(1-1)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滴水口(2-2)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1-1)设有多个时均匀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内管(1)上;设有两个所述连通口(1-1)时,所述连通口(1-1)设置在靠近外管(2)末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肥进口(2-1)设有阀门(2-11)和/或所述滴水口(2-2)上设有过滤装置(2-21)。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一端连接内管(1)的外侧,另一端连接外管(2)的内侧,所述支架(5)加固了内管(1)和外管(2)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进水口(1-2)设有连接件A,出水口(1-3)设有与连接件A配套的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和连接件B共同组成连接装置(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进水口(1-2)设有连接件A,出水口(1-3)设有与连接件A配套的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和连接件B共同组成连接装置(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为连接螺栓、螺纹或者卡扣连接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双腔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为连接螺栓、螺纹或者卡扣连接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73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墒情监测与引水排水系统
- 下一篇:鱼菜共生系统的营养液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