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耦合式护坡砖及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4679.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戴秋华;傅朝康;曹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26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耦合 砖体 生态护坡砖 生态护坡 阳榫 阴榫 本实用新型 上下两端 外轮廓 轴对称 灯笼形状 景观效果 内凹圆弧 水平中线 左右两侧 镂空 耦合 护坡砖 耦合部 竖向 植被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其中,该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外轮廓为由中部椭圆形、上下两端平台构成的类灯笼形状,所述中部椭圆形在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阳榫,所述每一个阳榫上、下两端通过内凹圆弧与上下两端平台相接,各形成两个相应的阴榫;在所述砖体中部椭圆形内设有镂空的植被孔;所述砖体外轮廓沿竖向中线成轴对称,沿水平中线也成轴对称;所述任一阳榫与任一阴榫均能耦合以形成耦合部;所述阴榫为半圆形。本实用新型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景观效果差好、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护砌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景观效果差好、适应性强的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及由其形成的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恶化愈演愈烈,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呼吁把城市河道融入和谐自然的一份子。国内许多大城市的水利建设开始从都市水利建设转向生态水利建设。由于河流的地址条件变化多样,而护坡在河道治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作为最基本的设置之一,几乎贯穿整个河道,不宜采用刚性结构。因此,研究护坡结构的关键技术也成为生态河道发展的重点。
目前正在使用的河道护坡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浆砌块石或者堆石为代表,单纯以加固河坡强度,防止水土流失为目的。缺点是结构较单一,隔绝了土壤和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缺乏生态效果。第二类为现浇混凝土护坡,在保证固坡护土功能的同时,增加对护坡变化的适应性。该种护坡具有多种结构形式,能够适应不同地质土质的边坡。其缺点是施工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且施工成本较高,外观效果较差。第三类为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是目前常用的护坡类型,具有良好的紧固防滑效果,且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施工成本低,施工难度小,具有一定的生态效果。
但是,由于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的基础材料-预制混凝土块的结构不尽合理,形状单一,导致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适应性弱,景观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景观效果差好、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护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外轮廓为由中部椭圆形11、上下两端平台12、13构成的类灯笼形状,所述中部椭圆形11在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阳榫2、3,所述每一个阳榫2、3上、下两端通过内凹圆弧与上下两端平台12、13相接,各形成两个相应的阴榫21、22、31、32;在所述砖体1中部椭圆形11内设有镂空的植被孔4、5。
实现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生态护坡,其由多块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连续耦合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通过阳榫与阴榫耦合连接成铺面系统,系新型式的边坡防护,具有超强特性,每块砖与其临边的六块砖构成超强耦合状态,实现了砖与砖的无缝连接,使得护坡的整体性增强,显著提高了护坡对斜坡的适应性,兼顾了坡面的柔韧性和整体性强度。
2、景观效果差好:该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的砖体开设植被孔供于种植景观植物,既能增大砖体与地面接触力,降低孔隙水压力,又能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3、耐久性好:该生态护坡砖采用对称式设计,受力均衡,稳定性高,且整体结构稳定,能承受较大作用力而不会破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对称耦合式生态护坡砖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4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