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3141.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9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拓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有本体、出声管以及耳套,出声管固定连接于本体上,耳套包括有套体和连接于套体侧边的挂耳;套体设置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前开口可拆卸套设于出声管外,后开口可拆卸套设于本体外。本实用新型中,佩戴时,挂耳设置于人体耳廓的耳甲腔内,利用挂耳对耳甲腔的张力来固定耳机,同时耳甲腔能对挂耳起支撑作用,耳机不易脱落;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强挂耳对耳甲腔的张力;套体同时套设在出声管和耳套外,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大,进一步避免耳机脱落;套体可拆卸套设在出声管和耳套外,方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更换不同大小的挂耳,提高适用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包括有本体、出声管以及耳套,出声管固定连接在本体上,耳套套设于出声管外。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是采用将耳套塞进使用者的外耳道内,利用耳套对外耳道的张力来固定耳机,当使用者在运动时,颠簸和汗水使耳机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者在运动时不容易脱落的入耳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有本体、出声管以及耳套,所述出声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耳套包括有套体和连接于所述套体侧边的挂耳;所述套体设置有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前开口可拆卸套设于所述出声管外,所述后开口可拆卸套设于所述本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呈半环状结构且与人体耳廓的耳甲腔形状相匹配;所述挂耳与所述套体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前开口内壁设置有凸条,所述出声管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凸条嵌入所述凹槽内,使所述前开口可拆卸套设于所述出声管外。
进一步地,所述后开口边缘设置有凸边,所述本体表面设置有环槽;所述凸边嵌入所述环槽内,使所述后开口可拆卸套设于所述本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套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佩戴时,挂耳设置于人体耳廓的耳甲腔内,利用挂耳对耳甲腔的张力来固定耳机,同时耳甲腔能对挂耳起支撑作用,耳机不易脱落;(2)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强挂耳对耳甲腔的张力;(3)套体同时套设在出声管和耳套外,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大,进一步避免耳机脱落;(4)套体可拆卸套设在出声管和耳套外,方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更换不同大小的挂耳,提高适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本体,11-环槽,12-第一透气孔;20-出声管,
21-凹槽;30-耳套,31-套体,311-前开口,
312-后开口,313-凸边,32-挂耳,321-加强筋,
33-第二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有本体10、出声管20以及耳套30,出声管20固定连接于本体10上,耳套30包括有套体31和连接于套体31侧边的挂耳32;套体31设置有前开口311和后开口312,前开口311可拆卸套设于出声管20外,后开口312可拆卸套设于本体10外。本实施例中,套体31与挂耳32一体成型且均由弹性材料组成,其中弹性材料优选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拓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拓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3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侦测装置及晶圆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结构牢固的手拉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