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1329.2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姜向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向原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弹出 耳机线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凹槽,壳体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壳体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连接的按钮,按钮弹簧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使耳机线自动弹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
背景技术
耳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耳机线非常长,无论你放之前折得有多顺,在需要使用耳机时将其从口袋拿出后总会发现耳机线打结缠绕在一起,不容易解开。于是有人设计了鱼骨式耳机缠绕器,但是解下来也非常麻烦,且经常缠绕的地方耳机线容易断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凹槽,壳体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壳体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连接的按钮,按钮弹簧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使耳机线自动弹出。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缠绕器本体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圆柱体结构上设置多个条纹结构以便于缠绕耳机线。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凹槽为燕尾式结构。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壳体为上部无盖的方形结构。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壳体内设有放置耳机塞的耳塞槽。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
使用时节省时间,减少缠绕难解的麻烦,缠绕器本体为圆柱体结构,耳机线缠绕后放置在凹槽中免遭外界的破坏,延长耳机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缠绕器本体;2、按钮弹簧;3、按钮;1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1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壳体10;所述缠绕器本体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上设置多个条纹结构以便于缠绕耳机线;耳机线缠绕后放置在凹槽中免遭外界的破坏,延长了耳机线的使用寿命。所述壳体10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凹槽,所述凹槽为燕尾式结构。
所述壳体10为上部无盖的方形结构。所述壳体10内设有放置耳机塞的耳塞槽。壳体10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2,壳体10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2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2连接的按钮3,按钮弹簧2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3使耳机线自动弹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向原,未经姜向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1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检用血糖检测装置
- 下一篇:晶圆侦测装置及晶圆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