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冷却液喷头角度调节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1020.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5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强;朱中奇;胡选妮;张川;吴强;邬建军;王丰伟;高伟东;王波;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05B1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喷头 本实用新型 转换接头 连接管 角度调节 调节杆 指示杆 组合式可拆卸结构 便于安装 刀具端部 机床刀具 冷却效果 冷却液喷 连接指示 手动调节 同一直线 对齐 原有的 把柄 端头 减小 紧凑 对准 携带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液喷头角度调节工具,包括设置在冷却液喷头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与冷却液喷头连接的转换接头和用来引导指示的指示杆,在转换接头远离冷却液喷头一侧设有用来连接指示杆的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有把柄;所述指示杆、连接管和转换接头处在同一直线上便于调整冷却液喷头与机床刀具端头对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组合式可拆卸结构便于安装和携带;通过本实用新型代替原有的手动调节,能够快速准确的将冷却液喷头对准刀具端部,从而能够减小误差使得冷却效果稳定;该工具可以快速准确调节冷却液喷头角度,操作方便灵活,可操作性特别强,成本低廉,通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冷却液喷头角度调节工具。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为了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及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在机械切削过程中,必须对刀具进行充分冷却,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喷头与零件发生干涉,冷却液喷头都很短。零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具较多,且刀具粗细长短不一样,所以每次更换刀具后,都要通过调节冷却液喷头将冷却液喷到刀具上。尤其是钛合金或钢件等难加工材料,加工过程中冷却不充分,就会发生烧刀或烧伤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头手动不容易对齐导致冷却液无法有效的喷淋到刀具上进行快速冷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在冷却液喷头上的组合式杆状可调节结构来进行引导调节从而提高调节效率和准确度的冷却液喷头角度调节工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冷却液喷头角度调节工具,包括设置在冷却液喷头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与冷却液喷头连接的转换接头和用来引导指示的指示杆,在转换接头远离冷却液喷头一侧设有用来连接指示杆的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有把柄;所述指示杆、连接管和转换接头处在同一直线上便于调整冷却液喷头与机床刀具端头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有三个同轴安装的结构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的转换接头用来连接冷却液喷头,指示杆用来指引对齐刀具端头,而连接管用来连接转换接头和指示杆,并给把柄提供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一般 用于普通的切削机床,安装在冷却液喷头位置,而现有的冷却液喷管主要是一种波纹塑料管,能够实现多角度旋转弯折。在开始切削时需要将冷却液喷头对准刀具,冷却液喷淋后落到机床底部进行过滤循环。但是往往因为使用者操作不当导致冷却液喷头没有对准刀具端头,则导致冷却效果下降。然后使用本装置可以快速引导,先将本装置组合好,然后与冷却液喷头连接,再用手握持把柄并用力使冷却液管弯折形变,当指示杆端部指在刀具端部时便停止用力并取下本装置即可。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接头为圆柱形盖状结构,在转换接头一端开口内沿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轴心位置设有与轴线平行且插入冷却液喷头开口内的插嘴;在连接管一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并通过连接管设有外螺纹一端与转换接头固定。这里所述的转换接头是包括多种型号尺寸的结构,每个不同的型号主要是其插嘴的尺寸不同,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冷却液喷头的尺寸。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然后将整个调节杆组装好便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1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