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内饰件一次干法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0670.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0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从贵;周海;唐亚军;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4014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模块 支杆座 缓冲腔 活动座 支杆 支腿 本实用新型 弹簧安装件 汽车内饰件 干法成型 减震功能 承重杆 固定座 套接腔 弹簧 模具 螺栓 弹簧固定 防滑凸起 紧固连接 动模块 底面 减小 套接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内饰件一次干法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块和动模块;定模块的底部安装于定模块座上,定模块座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缓冲腔,活动座设置于缓冲腔的上部,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弹簧安装件,弹簧安装件上安装有弹簧,缓冲腔的底部对应弹簧固定设置有承重杆,承重杆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内径;定模块座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包括支杆和支杆座,支杆座上部开设有套接腔,支杆座通过套接腔套接于支杆的底部,通过螺栓使支杆座和支杆紧固连接,所述的支杆座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弹性防滑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模块座及其支腿的结构设计,大大减小定模块的震动,提高定模块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设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内饰件一次干法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系统主要包括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饰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饰件系统、发动机舱内饰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汽车内饰件大多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PP纤维、PP发泡材料、PU发泡材料、PVC发泡材料、PET纤维等。随着汽车内饰件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工艺过程已经可以简化为加热、冷却、基材、加热、冷却、成品,为了进一步简化工艺过程,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干法成型汽车内饰件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1)叠加成的复合材料送入加热炉进行预热;(2)将预热后的复合材料进行裁片;(3)将裁片之后的复合材料送入电加热区加热;(4)将加热后的复合材料送入模具中与面饰贴合进行汽车内饰件压力成型。其中所用的压力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具和定模具,在动模具和定模具相配合时,往往使定模具产生振动,从而影响汽车内饰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内饰件一次干法成型模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内饰件一次干法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块和动模块;所述的定模块上设置有模具腔;所述的动模块与定模块配合使用,且所述的动模块上安装有挤压块,所述的挤压块与模具腔的大小相适配,且可随挤压块压入至模具腔中;所述的定模块的底部安装于定模块座上,所述的定模块座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定模块安装于所述活动座上,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上端开口的方形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相对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座设置于缓冲腔的上部,并与所述滑槽之间为紧密的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弹簧安装件,所述弹簧安装件上安装有弹簧,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对应弹簧固定设置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为上端设置有尖头部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尖头部可插入所述弹簧中,所述承重杆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内径;所述的定模块座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包括支杆和支杆座,所述的支杆座上部开设有套接腔,所述的支杆座通过套接腔套接于支杆的底部,所述支杆的侧部与支杆座之间设置有紧密配合的弹性套垫,所述的支杆座底部中心开设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支杆座和支杆的螺孔,通过螺栓使支杆座和支杆紧固连接,所述的支杆座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弹性防滑凸起。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承重杆为等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动模块的上端还安装有升降装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定模块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动模块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定模块座及其支腿的结构设计,使动模块与定模块进行配合和分离时,大大减小定模块的震动,提高定模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汽车内饰件的生产效率,保证汽车内饰件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模块座及其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0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料机浆料循环装置
- 下一篇:管材的矫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