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2562.4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得云;尹雅敏;刘刚;丁秋实;王熙涵;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H02J7/35;B62J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器 近距离通信模块 远距离通信模块 智能感应装置 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 感应器接收 后台服务器 感应信号 供电模块 管理单元 近距离 可充电电池 报文发送 到位信息 太阳能板 停车区域 触发器 电连接 触发 控器 匹配 供电 共享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装置,包括主控器、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远距离通信模块、感应器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可充电电池,为主控器供电;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远距离通信模块、感应器均与主控器电连接,主控器将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通过近距离通信模块发送给近距离管理单元和/或主控器将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通过远距离通信模块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装置设置在共享单车上,将与感应器匹配的触发器设置在规范的停车区域,或者相反,触发感应后可将带有到位信息的报文发送至近距离管理单元或者后台服务器,便于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健康和环保的需求,因此迅速发展,在各大城市进行了大批量的投放。在方便了市民的同时,出现大量的乱停乱放问题,用户随意停放、占用行人道甚至机动车道等现象日益严重,给城市管理带来多种困扰。面对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和存在的问题,政府一方面鼓励公众使用共享单车健康环保出行,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规范”停车。此外市面上电动车的体量也较大,违停现象屡见不鲜,规范停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有桩公共自行车在规范停车方面是典范,但由于需要大量停车桩,用户受到还车到桩的限制。在用户日益增长的随取随用、还车便利的需求下,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规范停车,同时安装方便、节省成本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装到需要规范使用的公共物品(如共享单车)上,通过感应确定到位信息的智能感应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感应装置,包括主控器、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远距离通信模块、感应器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可充电电池,为主控器供电;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远距离通信模块、感应器均与主控器电连接,主控器将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通过近距离通信模块发送给近距离管理单元和/或主控器将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通过远距离通信模块发送给后台服务器。
所述主控器为蓝牙主控板;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为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远距离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和电源电路;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充电电路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可充电电池输出的电能通过电源电路供给主控器。
所述蓝牙主控板包括蓝牙芯片、CPU、FLASH、RAM和I/O口。
所述主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声光指示模块。
所述主控器、近距离通信模块、远距离通信模块、感应器、声光指示模块和供电模块的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及电源电路设置在前盖内侧面,并由后盖罩住;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前盖的外侧面上。
所述主控器、近距离通信模块、远距离通信模块、感应器、声光指示模块和供电模块的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及电源电路设置在一块主电路板上。
所述前盖上靠近感应器一端的外侧面为感应面;所述感应面为平面。
所述前盖和后盖的截面形状一致,二者上均设置凹槽。
所述后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标签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装置可以用于车辆的管理,比如共享单车,将其设置在共享单车上,将与感应器匹配的触发器设置在规范的停车区域,或者相反,将其设置在规范的停车区域,将与感应器匹配的触发器设置在共享单车上,触发感应后可将带有到位信息的报文发送至近距离管理单元或者后台服务器,近距离管理单元可以为设置在车辆上的智能锁或者设置在停车区域的站点指示牌。
(2)本实用新型设置太阳能板,可以为可充电电池充电,提高了感应盒的续航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2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车智能锁和单车
- 下一篇:避震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