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翻身吊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1349.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光;姜焕胜;郑洪云;李文奎;王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发置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38 | 分类号: | B66C23/38;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2660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架 管桩 电动机 电动伸缩杆 挡板 吊装设备 固定带 固定扣 限位孔 吊孔 调位 撬头 升位 种管 吊环 车厢 翻身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吊环连接 内部安装 限位螺栓 旋转轴 滑轮 滚轮 滑槽 位孔 磨损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桩翻身吊装设备,包括滚轮、第一电动机、调位线、滑轮、固定扣、滑槽、滑动架、车厢、管桩、撬头板、吊环、固定带、升位线、第二卷线圈、挡板、第一卷线圈、限位螺栓、旋转轴、限位孔、第三电动机、吊孔、第二电动机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撬头板,所述滑动架的对应两侧通过固定扣安装有固定带,所述第一卷线圈通过调位线与滑动架连接,所述滑动架的顶部设有管桩,所述管桩的一侧与吊环连接,所述吊环的对应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车厢的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二卷线圈通过升位线与吊孔连接,该设备,具有防止管桩磨损和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桩翻身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管桩是一种预制的工程桩,主要用于桩基工程来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由于管桩不仅较大并且笨重,所以在安装过程中管桩的翻身吊装便成为了主要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翻身吊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桩翻身吊装设备,包括滚轮、第一电动机、调位线、滑轮、固定扣、滑槽、滑动架、车厢、管桩、撬头板、吊环、固定带、升位线、第二卷线圈、挡板、第一卷线圈、限位螺栓、旋转轴、限位孔、第三电动机、吊孔、第二电动机和电动伸缩杆,所述车厢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车厢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撬头板,所述车厢的顶部通过滑槽和滑轮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对应两侧通过固定扣安装有固定带,所述车厢顶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卷线圈,所述第一卷线圈通过调位线与滑动架连接,所述滑动架的顶部设有管桩,所述管桩的一侧与吊环连接,所述吊环的对应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吊环的顶部内侧安装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轴,所述吊环的顶部开设有吊孔,所述车厢的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卷线圈,所述第二卷线圈通过升位线与吊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通过旋转轴分为旋转台面和固定台面。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和挡板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与车厢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管桩翻身吊装设备,使用时,通过限位螺栓将吊环套接在管桩的头部,之后使电动伸缩杆伸长,推动撬头板,使得管桩的尾端撬起,再将管桩装在滑动架上,便于防止管桩在调动时和地面摩擦造成磨损;使用固定扣和固定带将管桩固定在滑动架上,在启动第一电动机,便于第一卷线圈牵引调位线,使得管桩完全的落在车厢上;启动第二电动机,第二卷线圈牵引升位线将套有管桩的吊环升起,从而提起管桩,之后再在通过第三电动机带动旋转轴,便于转动管桩调节到所要使用的面;使用完成后,推动车厢使得滚轮转动,便于移动的到下一个使用地;同时挡板的存在便于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发置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发置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1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良好的建筑用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起重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